批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艺术
学生警觉和制止错误的一种强化教育的手段。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准确的使用批评手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有利于对不良行为习惯实行超前调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利于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现结合自身的实际认为批评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准确理解批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直面的批评教育,努力使教育带来最大化的正面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多表扬少批评,能不批评尽量不批评”的原则。要慎用批评,妙用批评。但不能谈批评色变,对学生的过错一味姑息,那只会害了学生。 二、批评的原则
①有效性原则。从批评的教育效果出发;②客观公正原则。实事求是,不可夸大与歪曲事实; ③即时性原则。批评要即时,把握好时机。
三、批评教育中要注意的 两个问题
1、批评要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重责其事,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轻责其人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拥有改正错误的信心和力量。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不悦,以及对错误行为的惋惜和失望的心情,要尽量让学生明白这样 一点:教师所讨厌的仅仅我的缺点而并非我这个人,假如我没有做错事,他们是非常喜欢我的。避免学生的
逆反心理,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其错误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以便彻底的改正错误,不至于一犯再犯。同时,这样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⑵要注意批评时的表述。比如 :“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我感到很难过,这样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发展,以后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样的批评既有针对性,又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情绪,其中还包含着教师的期望,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些,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效果。
2、批评要“因人施教”。如果批评学生不注意对象,不讲究方法,就会事与愿违,激化矛盾,甚至引发恶性事故。所以,批评要摸准情况,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①对性格暴躁的、自制力差的学生宜采取冷静的批评。这类学生的情绪爆发快而且强烈,他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矛盾和纠纷时,容易扩大事态,使矛盾升级。 宜采用“冷处理”,教师稍微放一放,冷却一下 。再采用商讨式批评,这是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用商讨的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被批评者。
②对性格孤僻、心胸狭窄的学生宜采用疏导的批评。这类学生对个人利益看的过重,害怕遇到不顺心的事。在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误会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常常采取行动实施报复。对这类学生实施教育要采用疏导的方针,让他们把真实想法讲出来, 然后加以引导,用准确的思想观点取代错误的个人想法。
③对自尊心强、傲慢自负的学生宜采用含蓄的批评。这类学生的特点是自我保护意识强,平时做事喜欢听表扬,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受不得半点批评,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旦觉得批评难以接受或自以为受到讽刺奚落时,就有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对这些学生的批评教育要尽量含蓄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协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确立准确的行为准则。
④对经历较浅、自我觉悟和自我意识稍差、意志感较弱、易感化的学生可采用对比式批评。借助他人、他事的客观形象,使用对比,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批评者感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理解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⑤对身处逆境、人际关系较差的学生宜采用表扬式的批评。通过表扬的手段达到批评的目的,这种方式可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接受批评,感受正面教育,进一步感受集体的温暖,逐步实现缺点和错误的转化。
⑥对不肯轻易承认自己的过错,常常在事后矢口否认或搪塞掩饰的学生宜即时批评,不要当问题过后再来批评。⑦对知识贫乏、自身修养差的学生宜采取明朗的批评。 三、批评教育中要讲求艺术
1、批评要准确。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第一重要的就是掌握准确的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在批评之前,一是要对问题或错误的责任掌握准确;二是要对问题或错误的性质、影响掌握准确;三是对发生问题或错误的过程及细节掌握准确;四是对犯错误的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和他们的一贯表现要掌握准确。只有这样,批评才能有的放矢,被批评的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其他学生也能从中受到教育。
2、批评要入情、入理、入心。“入情”就是批评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人。“入理”就是批评应该讲理,以理服人,而不是 以势压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心服口服。“入心”就是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心理的协调。
在实施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更重要的是,批评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实行,批评要讲究艺术,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准确地选用批评方式,教育才会变得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