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毕潇 (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十五中学 066000)
【摘 要】摘要:由于弱势群体生活环境的特殊性,使其子女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易出现问题,如何帮助弱势群体子女摆脱心理困惑、健康成长逐渐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从而为社会、学校、家庭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学周刊B版》 【年(卷),期】2011(000)011 【总页数】2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多元化思潮的撞击,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剧,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而他们的子女也自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弱势群体子女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缺乏正常的教育,以及他们特殊的生活背景等,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比同龄群体要面临更多的心理发展问题,如何关爱其健康发展,共筑和谐,这应当引起当今教育界的热切关注。
一、基本概念
弱势群体(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是指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维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境地的
人群,如贫困、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部分单亲家庭成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子女即指上述各类人群的子女。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是指他们身上存在的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与他们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焦虑、孤独、自卑、多疑、怯场、恐惧、厌学等。
二、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特点
为了比较准确地掌握弱势群体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对其深入跟踪观察、交谈并发放调查表,笔者总结出他们主要呈现出如下几种社会心理: (一)自卑
面对其他同学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弱势群体子女感觉到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致使他们的知识、学习能力明显低于其他同学,在学习上的弱势使得他们产生失败感;弱势群体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由于语言差异,影响了他们表达和交往的自信心。弱势群体子女感觉自己总体上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有自我挫败感。 (二)孤独
其他同学的忽视和冷淡,弱势群体子女与其他同学交往、互动的机会很少,致使外地学生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弱势群体子女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没有更多的精力与孩子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一些老师不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特点,认为他们不吵不闹而置之不理,促使这些孩子更加孤独。 (三)排斥
具有“排斥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抱有戒备心理、猜疑心理,经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想欺侮他,对他人言行容易产生误会。不肯轻易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帮助,如同学一旦触犯到他们的利益(即使是无意的),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予回敬或报复,用侮辱性的话骂同学甚至动手打人,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毫不讲理”甚至“冷酷无情”,几次下来,即使是其他同学也会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三、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经济困难是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经济上的贫困是导致人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的根源。由于弱势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及收入水平较低,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子女教育支出上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最为严重的是,富裕家庭与弱势群体家庭贫富的强烈反差会使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失衡,使他们产生羡慕、嫉妒心理,继而自卑、仇视。而且,随着学校等次提高,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则明显下降。因为所谓“好学校”是社会财富、社会地位、社会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而这些也正是弱势群体子女所缺乏的,在这种强势的包围中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自我封闭,这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二)家长文化水平低是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家庭环境,从而影响下一代的智力和心理的发展。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家庭氛围的意识就差,常常不能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庭中的冲突、愤怒、攻击就在所难免。生活在缺乏文化氛围、情绪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子女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