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 文/吴 涛
中国建筑业协会颁发《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导则》以来,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近20个行业协会开始实施。截止目前,各地已举办高层次的项目经理培训班数十期,每期学习人数之多,热情之高,超过了原来的估计。这充分说明,这一结合中国建筑业实际,适应建筑市场需求,服务于建筑企业需要,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经理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的重大举措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企业和项目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与此相反,仍有一些企业和人员对此项制度的推行产生质疑。他们认为,国家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以后,不再有项目经理,有的认为建造师将代替项目经理。还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其理由是协会不能搞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的管理,甚至说什么超越了协会职权,涉嫌违法。对于种种质疑和模糊认识,有必要予以澄清。本文重点就建造师与项目经理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进行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主要依据是什么,如何加强项目经理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管理等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建设的依据及其迫切性
2003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发[2003]5号)规定,在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取消项目经理资质行政核准。这个文件明确的只是取消政府对项目经理的行政审批制度,并不是要取消项目经理。但政府取消项目经理资质行政审批后,项目经理资质如何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决定》提出了人才培养选拔的“三个认可”原则,即:党政人才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决定》还特别指出,要以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
项目经理是专业技术执业人才,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无须争论,显然它是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范畴。既然项目经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管理,必然是今后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为项目经理的培养、选聘重在市场和投资人认可。市场就是业主,投资人就是企业,业主或企业是否认可,这对项目经理至关重要。但市场和投资人以什么认可?怎么认可?就必须有一个衡量项目经理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行业标准。中国建筑业协会正是为了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机制”,参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做法,制定颁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导则》,提出了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资质认证,建立并实行“统一标准,自愿申报,社会培训,行业考核,企业选聘,市场认可,编号登录,颁发证书”的人才管理和成长机制。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称为“导则”,旨在起到导向和指导的作用,并不是强制推行,更不是行政审批。
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在我国已推行了15年,政府取消行政审批后,一度出现了项目经理队伍萎缩,人才流失的现象。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后,项目经理仍然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岗位,企业和市场都迫切需要有一个本行业的职业标准和等级要求,否则企业难以操作。更何况中国加入WTO 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也急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化水准的项目管理人才。所以说,《导则》的出台一方面为加强行业自律,便于
企业区分建造师与项目经理的职业范围、规范项目管理行为、选择合格的项目经理提供了统一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又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加快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与国际通行做法及惯例接轨的步伐。特别是在项目经理岗位职业标准上进行了质的提升,要求A、B两级作为高级项目经理,其从业上岗资质不但必须具备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经验、敏锐的思维方式、较强的管理能力、综合系统的岗位素质和国际工程总承包知识体系。从这个角度讲,《导则》不但弥补了项目经理岗位长期以来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空白,有效地解决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专业技术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知识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的有机结合问题,而且保持了在项目经理由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向职业化、社会化管理转轨期政策的连续性。
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建设部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今后不但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继续教育,还要进一步建立四个机制:一是建立业内教育培训机制。就是按照“政府规划、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抓好各类项目管理人才的培训。二是建立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就是要按照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要求,建立以业绩为主要依据,由品德、知识及综合管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项目经理行业评价考核体系。即使取得建造师或其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能不能担任项目经理,要通过投资人和市场的认可。如何认可,则要通过一套科学的行业规范化评价考核体系来实现。三是建立行业成长激励机制。就是除了抓好业内培训、行业考核、企业选聘外,还要建立有利于项目管理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每两年推荐和评选一批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现在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在招投标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般业主都要求优秀项目经理,并给予投标加分待遇,许多优秀项目经理都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又推出了适应国际工程承包的国际杰出项目经理,根据本人业绩、英语水平和国际化知识,每年推选10名,最后由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合作联盟来决定是否授予该项荣誉。除了项目经理以外,对那些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岗位的同志,或者对项目管理推广研究工作做出较大贡献的,还推出了项目管理突出贡献者和项目管理杰出领导者的评选。建立这种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促进项目经理的成长,提升项目经理的社会地位。四是建立市场的优化配置机制。不再像过去那样用行政手段把项目经理捆绑在某一企业里。项目经理是企业经理人,应该职业化、市场化,动态有序地合理流动。按照《导则》所要求的岗位职业资质等级标准,经过严格考核,一旦取得了这个证书,证明你已具备担当某一类型工程项目经理的能力和资质,不管你工作怎样调动,只要企业聘用,就能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不同的承包模式中担任项目经理。所以,我们设定的A级项目经理既可以担任总承包项目经理,也可以在政府投资的代建制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还可以在业主委托的项目管理服务和承包中担任项目经理,这就是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管理和市场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趋势。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建造师执业资格与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的关系
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资质考核评价制,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执业资格考试制度。这就明确了专业技术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管理以及市场准入的严格区别,对我们加深理解和区分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造师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国际上的营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一般是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安全利益的管理者实行市场准入,它是人员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在学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所必备的条件,所以,建造师需经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注册,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证书才能单独从事建造活动,并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它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准入的一种执业行为。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管理活动中特定的项目管理者,正如《关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和建
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过渡办法》中指出的:“项目经理岗位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的重要岗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定:“项目经理是根据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范围、时间和内容,对施工项目自开工准备至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全面管理。”项目经理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在项目上的一次性授权管理者和责任主体,项目经理从事项目管理活动,履行岗位职责,在授权范围内行使权力,并接受企业的监督考核。项目经理的聘用由企业决定,是一种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企业行为。 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以后,还要不要项目经理?建设部《关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制度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过渡办法》中明确指出:“在全面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以后,仍要坚持推行项目经理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岗位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的重要岗位,要充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项目经理培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行办法》中也再次强调,“企业实行项目管理必须坚持项目经理责任制”,而且这里所指项目经理的范围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建筑施工企业或施工阶段的项目经理,而是项目管理全过程的项目经理。不论是工程总承包,还是项目管理企业为业主实施的代建制项目管理;不论是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承包,还是阶段性的项目管理服务、项目管理承包,也就是说不管运用哪种模式,只要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都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度。
综上所述,关于建造师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和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是改革项目经理资质的行政审批制度,并不是取消项目经理;二是建造师执业资格是提升项目经理岗位职业标准和整体素质、完善项目经理知识体系、加快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并不是取代项目经理;三是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一定都有能力担任项目经理,但担任大中型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必须从具有建造师执业注册资格的人员中挑选。不论是国家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还是项目经理岗位职业资质管理制度在行业内的推行,必将对促进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加快与国际接轨,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确立和发挥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最基础、最核心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培养,企业的社会信誉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塑造,企业的国际品牌要通过项目管理来打造,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通过项目管理来实现。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是项目管理的直接组织实施者,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灵魂。他所从事的职业是非常关键的,其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实践证明,项目管理的成败,与项目经理关系极大,企业的项目经理是急需的一支人才队伍,随着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趋势进程的逐步加快,项目经理从最初的只承担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到负责工程总承包、代建制项目的管理,从国内走向国外承包工程,对项目经理的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规定,从2008年3月1日起,凡是从事大型工程项目经理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取得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一定程度上更加提高了项目经理岗位的准入“门槛”。从目前全国项目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看,绝大多数人员爱岗敬业、胜任本职,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有少数人责任心不强、管理能力低下,难以胜任项目经理岗位,从而导致项目亏损和安全质量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国家、出资人、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只有全面提高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挑战,加快推进项目经理的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的进程。 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要从多方面着手。首先,作为项目经理本人,要提高自身修养,深刻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重担,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增强使命感、成
就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同时要树立创新精神,注重学习和研究适应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代建制和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要求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其次,作为建筑企业,应把项目经理当作企业的宝贵财富,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把提高项目经理素质、培养项目经理人才队伍纳入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条件,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更要挤出时间安排他们进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避免因知识老化而落伍。在项目经理的任用上,要大力倡导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做到唯才是举,择优录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再者,作为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专业性强、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针对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企业需求,有计划、有重点地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项目管理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同时要考虑按工程总承包、施工总承包以及大、中、小型工程类型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项目经理分类培训,尽快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责任心强、德才兼备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工程承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还要着力培养具有国际化水平的项目经理。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业“走出去”才有希望、才有前途。
四、建立和形成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全过程管理责任体系
实践证明,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和保障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费用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部汪光焘部长、黄卫副部长在接见第三届国际杰出项目经理时,要求行业协会要把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责任保证体系和培养一大批国际化的项目经理,作为今后几年的重要工作。如何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全过程管理责任体系,当前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突出质量安全工作的重点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作为项目经理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质量大于天,岗位责任重于山”的思想。特别是要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作为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核心内容,明确并突出项目经理的责任主体地位,制定安全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控制使安全质量工作目标明晰化、指标具体化,发挥安全质量指标的约束、激励和评价作用。其次是要结合工程特点和容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在抓好危险源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编写通俗易懂的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全过程控制,加大安全质量的科技投入。再者要加大安全质量管理力度,特别是要把分包队伍的管理纳入总包项目整体安全质量管理的责任保证体系。对工程项目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问题的,要严格按照“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四不放过”原则,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严厉追究项目经理的责任,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项目经理的责任,就是对工程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和文明施工负全责。一方面,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要对业主负责;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派驻现场机构的总代表,还要对企业负责。在某种意义上讲,项目经理具有双重身份。在明确项目经理责任的同时,要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权利,使其真正做到有责、有权、有利,便于项目经理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履行职责。要通过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好过去有的项目经理有责无权、责权利相脱节的现象。
3、增强和加大项目经理的风险责任 项目经理既是项目责任制的主体,又是项目管理风险的第一责任人。为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他们
的风险意识。要通过企业与项目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明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上缴款、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指标以及奖罚规定,并由项目经理交纳风险抵押金。项目完工后,要通过组织严格考核和项目审计,切实兑现奖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考核等措施,加强项目的过程控制和有效监督,确保项目运作始终处于受控之中,保持工程项目的良性运作。
4、注重加强项目文化建设 文化能够改变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将影响决策,所以企业如何建立和加强项目文化建设,项目文化如何融合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和项目经理不可回避的问题。在项目文化中,项目价值如何,推崇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企业对推行项目管理的理念和观点如何,无不反映在丰富的项目文化中。项目文化的目标就是“诚信形象,创新进取”,它的形成必将营造出企业应用项目管理的大环境,在推进项目经理责任制,改善项目管理,优化项目资源等方面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面对新世纪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全面推进和深化项目经理责任制,尽快培养一批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敢负责、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项目经理队伍,已成为当前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事业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广大实践者及行业协会所肩负的一项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