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整合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的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P22本章思考题:

1、 信息有哪些特性?(P3)

答:信息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包括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等等。 (1)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

(2) 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层、策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

(3) 可传输性。信息的可传输性是指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局域网络、互联网等媒介快速传输和扩展的特性。 (4) 可变换性。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5) 共享性。从共享的角度来讲,信息不同于其他资源,它不具有独占性。 2、 信息流在企业中有什么作用?(P4)

答:在企业中信息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 伴随着物流等其他流的产生,都有与之对应的信息流产生; (2) 信息流反映其他流的状态,并且对其他流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3、 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12)

答:信息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组成。

(1) 系统输入:是一个获取原始数据的活动。通过输入,系统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2) 处理:部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有意义的形式。 (3) 输出部分: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

(4) 反馈:是指描述系统运行状况的数据,它将信息返回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 4、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与管理层次性的关系?(P15) 答:

5、 说说你对系统方法的理解?(P12)

答:系统的方法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的方法,是一条行动的指南。如果人们在实践中遵循系统方法,使用系统的方法做指导,就应该处处从系统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相反的,人们如果违背系统方法,做事不从整体来看,过分注重局部是无法认识问题的,成语中所谓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就说的是这种行为。 6、 如何理解MIS的战略作用与面临的挑战?(P20-P21) 答:MIS的战略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的基本动向。

在信息化程度较强的环境下,企业的资产、流程、文档都用信息管理,决策者所需的关键信息,随时随地可以在企业中获得。开发新产品、雇佣员工、订单管理,以及协调产品和服务均通过信息完成。全球信息化也为企业带来了威胁,消费者能在全球市场上一天24小时选择商品,因此,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对单位的繁荣与存亡非常关键。一个企业要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就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系统。可以说,建立MIS不是可要可不要的,

而是必需的,是符合发展趋势的,是企业战略性的选择。 MIS面临的挑战: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有:

(1) 设计的MIS不符合企业的目标。 (2) MIS需要和管理流程融合。 (3) 需求不明确,变化因素多。

(4) MIS的实施是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的复杂系统工程。

在MIS的开发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外界和内部的风险,包括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等。社会风险包括战争和内乱、国际关系、国家政策、外汇汇率、通货膨胀、新技术发展、同行竞争等引起的风险。经济风险包括设备价格、税收变化、工资变动、人员的变化、工期变化等因素引起的风险。技术风险包括系统规划、分析、实施、文档、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风险包括领导素质、计划、人员组成、准备、协调等方面的风险。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

P40本章思考题:

1、 简述管理的职能?(P24)

答:(1) 计划。管理的计划职能就是要选择组织的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的目标,决定实现这种目标的行动方案,从而为管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

(2) 组织。它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 (3) 指挥。它是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 (4) 协调。它是指使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

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

(5) 控制。控制职能是按照既定的目标、计划和标准,对组织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考察,发现差距,

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使工作能按原计划进行。或者,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

2、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带来了组织结构变革?(P28)

答: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组织环境的激烈变化,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出现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形式,虚拟组织、扁平化组织等尤为突出这些新型组织结构形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通过企业的组织重构,简化内部组织结构,尤其是弱化了等级制度,促进组织内部信息的交流、知识的分享和每位成员参与决策过程,使得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敏感、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实力。

3、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P31)

答: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旦组织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它又会反过来促使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与管理的不断变革。变革后的信息系统、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再次作用于管理信息系统,由此产生了一个循环。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具体地说,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 4、 企业流程再造的含义,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关系?(P34-35)

答: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信息技术支持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应用信息技术的流程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统一。在信息时代,信息流指引物流及资金流的方向和流量,信息流是企业业务流程的载体。信息技术增加了提高流程质量的潜力,现代企业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流程创新,优化或重组新流程。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动最佳化,从开始到结束都使用数字信息流动以简化整体的流程,流程交接点和经手人也减少,从而提高了流程运行质量。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的技术基础,它使企业克服时空的限制,流程沟通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企业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等企业应用系统用于支持整个组织流程的协调和整合。 5、 企业资源计划是如何发展形成的?(P36-37)

答: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企业为了有效控制物料需求,率先引入了一种量化方法,即订货点法。这种模型在当时的环境下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订货点控制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且不能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往往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订货点的数量,从而造成库存积压,库存占用资金大量增加,产品成本也随之提高,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于是,逐渐发展并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理论。

物料需求计划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技术和方法。MRP是根据在主生产计划表上何时需要物料来决定订货和生产的。

将MRP的功能扩充到成本管理,延伸至经营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就形成制造资源计划。这是一种计划主导型生产管理方法,属于“推”式管理模式。MRPII以计算机为手段,能够以手工无法比拟的效率处理复杂的计划问题。MRPII的主要目标是在保证交货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库存,以降低生产成本。它与MRP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和模拟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MRPII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

第三章 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P68本章思考题:

1、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P42-43)

答: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类?(P48)

答:按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因特网。 (1) 局域网是在小范围内将各种计算机、终端和外围设备互联而形成的网络。

(2) 广域网是将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多个计算机系统或局域网通过通信线路互联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的网络。 (3) 城域网是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企业、单位、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联而形成的通信网络。

(4)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络,是从美国国防部1969年建立的高级研究项目部门网(ARPANET网)发展而来。 3、 访问Internet主要有哪几种方法?(P52) 答:一般使用电话线和数据专线两种方式。 (1) 通过电话线可以使用普通拨号方式。 (2) 通过数据专线连接方式。

4、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45,54)

答: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的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是用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

5、 关系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哪些部分?(P55)

答:关系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关系模式五部分。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个二维表,二维表名就是关系名。 (2)元组:关系的一行(表中的值)即为一个元组。 (3)属性:关系的一列(字段)称为属性。 (4)主码(关键字):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属性中指定一个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个被指定的属性称为该关系的主码。

(5)关系模式:在二维表中的行定义即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6、 E-R图如何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P57) 答:具体转换可以根据以下规则:(1:1)的关系转换为2个关系表,(1:n)的关系转换为2个关系表,(m:n)的关系转换为3个关系表。 E-R图类型 转化表格的个数 转化规律 1:1 2 A(A1,A2,…,Am,B1) B(B1,B2,…,Bn,A1) 实体A的关键字是A1,通过属性B1与实体B联系,B1是实体B的关键字,实体B通过属性A1联系实体A,形成1:1的联系。 1:n 2 A(A1,A2,…,Am) B(B1,B2,…,Bn,A1) 实体A的关键字是A1,实体B的关键字是B1,实体B通过属性A1与实体A联系,形成1:n的联系。 m:n 3 A(A1,A2,…,Am) B(B1,B2,…,Bn) C(A1,B1,C1) 实体A的关键字是A1,实体B的关键字是B1,添加实体C,实体C的关键字是(A1,B1),形成多对多的关系。 转化说明

2024年整合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的答案名师精品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的答案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P22本章思考题:1、信息有哪些特性?(P3)答:信息具有很多重要的特性,包括真伪性、层次性、可传输性与可变换性、共享性等等。(1)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2)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rtpu1x8u606i7k4fff923x6i11g5t00ro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