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交通工程大类基础课。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讲授要运用电子教案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深入浅出,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各个方面的知识。条件允许可组织学生到地铁或轻轨系统进行一次参观活动,或邀请专家进行一次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我国该领域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如有相关展览等可组织学生参加,使学生了解目前该领域先进技术和发展情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除能够使相关专业知识得到扩展外,为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实施要求、运营组织等课程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核心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车辆基地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机电系统 地铁与轻轨的环境系统和防灾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总计 学时 4 6 4 6 6 6 4 4 4 4 48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
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入手,介绍路网规划与线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机车车辆与牵引系统、通信信号及其他设备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与防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
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讲授4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城市与城市交通的基本内容
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3. 认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类型(讲授6学时) 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不同分类 2. 了解有轨电车系统 3. 了解地下铁道系统
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线网设计(讲授4学时) 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内容
项目(四)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车辆基地(讲授6学时) 4. 掌握车辆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参数 1. 了解车体及走行装置
5. 了解车辆的连接装置和制动系统 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
项目(五)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车站(讲授6学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项目(六)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讲授4学时) 5.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的基础设备 6.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联锁及联锁设备 7.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闭塞设备 8.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设备
项目(七)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机电系统(讲授4学时) 1. 了解自动售检票系统
2. 了解车站电梯系统和屏蔽门系统 3. 了解供电系统
项目(八)地铁与轻轨的环境系统和防灾系统(讲授4学时) 1. 了解通风空调系统 2. 认识给排水系统 3. 了解防灾系统
项目(九)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讲授4学时) 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工作 3. 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
项目(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展望(讲授4学时) 1. 认识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2. 了解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标 3.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4. 了解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途径
五、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方面,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广泛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教学模式将启发式教学、课题练习与讨论、多媒体课件使用和改进考试方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的结合,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启发式教学
(1)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讲授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其他内容提纲挈领、点到为止,主要靠学生自学掌握,呈现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局面。
(2)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以典型实例说明问题,并从实例引申,启发学生思考。主要通过加强练习、作业与答疑来保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能举一反三,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 课堂练习与讨论
(1) 对于重点知识,采用少讲多练的方法,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应用。
(2) 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在合班上大课的情况下,组织课堂讨论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课前分组进行准备,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观点和方案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 使用多媒体课件
(1) 突出授课内容的基本思路,着重课程基本概念的建立,以扩大教学信
息量,解决内容与学时的矛盾。
(2) 以图形、动画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说明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六、课程的考核办法
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过程性考核。总评成绩包括平时出勤及课堂表现(10%)、作业(20%)、期末考试(70%)等四部分组成。
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有限开卷或开卷的形式,考试内容应基本覆盖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题型可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材料分析等方式。开卷考题难度及题量可适当加大。另外,考试题中增加实验内容中抽出来的考题以及促进思考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