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档
第2课 汉代儒学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
(1)秦朝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2)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 2.经过
(1)李斯提出焚书坑儒建议并被秦始皇采纳。
(2)焚书:除《秦记》、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以外的全部书籍焚毁。 (3)坑儒:秦始皇将460余儒生坑杀于咸阳,以警告天下文化人。 3.评价
(1)自汉以来,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有人称之为“灭学之祸”。 (2)“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
(3)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深层点拨]“焚书坑儒”是秦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的具体表现之一,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汉武帝时,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2)汉武帝起用儒学之士,咨询治国方略。 2.经过
(1)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2)董仲舒提出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3)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的地位由此开始提升。 3.影响
(1)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3)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 [深层点拨]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和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种文化政策实际上都是文化的专制,都达到了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 三、太学的出现 1.创立
(1)中央: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
(2)地方:各郡国皆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
(1)对教育: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2)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文化的传播。
(3)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入仕的机会。 (4)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易混易错]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创立:隋唐时代,科举制开始实行。 2.特点
(1)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标准。 (2)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3.影响
(1)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2)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3)导致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深层点拨]科举制的实行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在其导向下,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和文化观念,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
主题一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提出“限民名田”和“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
(4)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并大力提倡孝道。 2.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
(3)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材料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结合历史背景,说明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①“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往往边境不宁,王国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提出了上述观点。
歌诀记忆董仲舒的思想
一春一罢一君神,三纲五常二天人。
注:一春:春秋大一统。一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君神:君权神授。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二天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主题二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1.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原因有哪些?
(1)儒家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于调整封建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等主张,适应了维护政治统一的时代需要。
(3)汉武帝时大力提倡,通过中央的太学和郡国学校,用儒学经典教育贵族子弟,形成了以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 2.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是什么?
(1)对当时的影响:对维护和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发展的需要。
(2)对我国历史的影响: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材料 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
(1)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主要原因,并分析产生的影响。
(2)有人认为,若没有汉武帝,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 答案 (1)说明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原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影响:加强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管理;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消极影响: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抵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不正确。因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根本原因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直接推动了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是儒学获得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图解法掌握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下列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除《秦记》、《诗》、《书》、医药、卜筮、种树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之外,统统烧毁 B.“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 C.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
珍贵文档
专业文档
D.“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影响 答案 A
2.“礼教始行,渊溯春秋,谁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可知是董仲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3.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 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思想 C.宣扬“民本”思想D.反对苛政刑杀 答案 A
解析 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的需求,它的基础是“天人感应”,通过强调“人君受命于天”,加强中央集权。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统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促进了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做是加强思想专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五经”的流传D.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 D
解析 汉武帝文化体制改革后,儒学得到官方的支持,成为正统思想。 6.阅读下列图片:
珍贵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