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哲学史考试考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一下学期中国哲学史考试复习要点

1)“元会运世”的宇宙演变律:邵雍将天地生成和变化的过程分为元、会、运、世,以此为宇宙历史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代表自然史的一次生灭,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2)“皇帝王霸”的社会历史观:邵雍将人类历史按皇、帝、王、霸分为四个阶段:“三皇”之世,以道化民,故尚自然;“五帝”之世,以德教民,故尚让;“三王”之世,以功劝民,故尚政;“五霸”之世,以力率民,故尚争,历史的发展表现为一个退化过程。

3)张载气学:以“气”为最高范畴的哲学。张载的气学,与理学、心学一起构成了宋明理学(道学)的主要学术流派。

①气一元论的本体观:“太虚即气” 理论前提:对佛道两家的批判

张载正面提出了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命题:“太虚即气”。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础是客观春在的实体“气”。气是绝对的、永恒的,它有聚散而无生灭,聚则成万物,散而为太虚,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聚散正是一切具体事物生灭的内在根源。“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有形有象的万物本原于“气”,无形的“太虚”也是“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张载为了对气的属性有深入认识和规定,还引进了几个概念:“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1、“神” :阴阳又相互结合,变动微妙不测――“神”;2、“气”:气有阴阳的对立,相互推动,逐渐转移――“化”。 ②“一物两体”的辨证观

宋代封建社会充满了各种矛盾、斗争。张载比较注重实际情况的观察,因而对于事物现象中矛盾对立有认识,在反对佛老的理论活动中,发展了《易传》的辩证的宇宙观。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地所以参也。”气是一个统一体 神妙不测、变化运动的根源。物质世界是自己运动,又包含两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变化无穷。“参”,自己变化的。

(一)张载强调对立面的相互作用。1、物质世界的本性就存在于其对立面,因其是两方面的对立,故相互作用,对立本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相互结合。“天性,乾坤阴阳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整个物质世界的变化,无非是阴阳两个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阴阳,物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矣。”2、对立面互相作用的内容。“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肯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是

运动和变化的根源,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永恒性。对立面的学说 反对了佛教把世界的本性归之为绝对静止的思想。

(二)对立面与统一体的关系。没有对立面,也就没有统一体。如果对立面不在统一体中,则对立的两方面也就不会相互作用了。“两不立,则一不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也。”对立面尚未分化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又把阴阳二气的统一体称为“太和”。 (三)变化的两种形式:变:“变言其著”和化:“化言其渐”。 “变则化,由粗入精也;化而裁之谓之变,以著显微也。”

(四)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终始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这是从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肯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对立的两方有一个斗争的过程。“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总的来看,张载的辩证观看到了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运动变化的源泉,但没有认识到“互相排斥的对立面是绝对的”这一面。他看到对立双方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但是他并不认为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把融合的统一看成最高理想。 ③唯理论的认识论

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形质万殊,都源于“气化”,而事物万殊又是造成人的认识不同的根源。“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为不一也。” (一)认识与外物的关系。肯定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 “感

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外物是感觉的源泉。 “人本无心,因物为心”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以外侮为根据的。 “人谓已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人的认识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必须穷究万物之理,“万物皆有理,若不知穷理,如梦过一生。”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驳斥了佛老唯心主义认识论上从感觉出发“因缘天地”,不懂穷理的错误。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作用问题。1、感性认识是耳目等感官从外在世界得来的,“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意识到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2、仅仅感性认识是不够的,不足以认识真理:“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已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即是说,无限的客观事物和个人的有限的感觉能力之间是有矛盾的,若局限于感性认识,就谈不上“穷理”、“尽性”以至于认识整个世界。3、“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则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所谓“大心”,即指发挥人的理性思维的作用,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三)两种知识。1、见闻之知――感性认识:“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 2、德性之知――以理性为基础超经验的知识:“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特点有三:第一,不依靠感性认识;第二,德性所知,就是关于天道的认识,即天德良知;第三,这种认识不依靠感觉经验,主要依靠道德修养。“穷神知化,与天为一,岂有我所能勉哉?乃德盛而自致尔。”第四,虽然不依见闻,但还是依托于外在世界的认识。“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

评价:反对了佛教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认为不靠感觉经验就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倒向了唯理论――神秘主义;在认识论方面,他肯定认识来源于外界,又认为“穷神知化”的认识不依靠感官,其原因在于不能解决比感性高一级的理性认识的来源问题。

④“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见下个考点)

4)张载“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

(一)人性二元论与气一元论。1、天地之性――万物都是气凝聚而成的,人也是气凝聚而成的,气的本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善的来源。2、气质之性――人生成以后,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的不同,身体条件彼此不同,每个人又有其特殊形体和本性。“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仅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没有认识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没说明人的本性与社会关系之间联系。)

(二)天赋道德论与变化气质的提出。1、天赋道德论。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2、变化气质的提出。人的不善来自于“气质之性”,人的气质有好有坏。气质不好,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为学日益,自求变化气质。” (三)泛爱。1、人们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是与一切人与物相同的,就会泛爱一切与物。“性

者万物一源也,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具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就是说人只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与他人相同,便能够超越自己的有限状态而进入一种“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人生境界。2、这种境界,张载在《西铭》中概括为“民胞物与”的人生境界。宇宙万物皆由一“气”而成,那么人与万物就是一体的,天地就可以视为我的父母,则民众就是我的同胞,而万物则是我的朋友。从这个立场出发,敬养老人、抚育幼小、帮助弱者等事情,都与自己有着直接关系,为自己的分内之事情。至于,自己的存亡祸福,则不过是大化流行,应泰然处之,无须为之忧虑。(从形而上学的层面论证了人的存在价值,提出了一种高妙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理念,可以看做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新发展,对后世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

5)“理一分殊”:朱熹与前人不同的特点是提出了“理一分殊”(理一元论)。其意思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一理摄万理,即理是一个,是本源,但它可以贯彻到一切领域,如月亮是一,它可以散而为江湖河海之万月,分开来,每一物之理就彼此殊异,即各有特殊的质。但每一方面,万理又归于一理,犹散在江湖河海的万月其本乃是天上的一月。(月印万川)(理物关系)

理一分殊”要解决的问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但“理一分殊”还有特定的社会内容。他说:“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成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这里“理一”实际说的是封建伦理原则要贯彻到一切领域;“分殊”就是说封建社会存在等级,每个人“所居之位不同”,就应该遵循不同的理,君为仁,臣须敬,子须孝,父须慈,安分守己,这里体现了朱熹将“理一分殊”的政治根源。(理事关系)

6)知先行后(从格物致知上发展而来)

朱熹的三个论点:1、知先行后;2、知轻行重;3、知行互相依赖、影响。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他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知和行如眼与脚的关系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追问:知与行谁先谁后,孰轻孰重?朱熹则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先知得,方行得”。对“行为重”,朱熹解释道:“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尚知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知而不行是知得不深,只有亲身履历之后,才知得清楚真实。他的知指义理,即封建道德方面的认识,不是今天解说的科学。而行指封建道德标准所做事,即“道德践履”,不是今天所说的科学实践。

关于朱熹理学的补充:人性论(“天命之性”道心和“气质之性”人心、心统性情),修养论(主敬说)

7)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学者吕祖谦希望通过学术讨论的方式辨别朱陆之间的异同,调和朱陆之间分歧邀请南宋二人来鹅湖寺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我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但这场学术交流盛会,因双方分歧太大,难以沟通而告终,不过事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①尊德性与道问学 ②“简易”与“支离”

1.“血脉”与“章句” 2.“减担”与“增担” 3.“顿悟”与“渐修” 4.“乐学”与“苦学” ③“知”与“行”

8)王守仁思想演变的“前三变”和“后三变”:以“龙场悟道”为界线,分为前、后“三变”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始由“泛滥词章”,再到“遍读考亭之书”,转而“出入于佛、老”,是为前三变;第二阶段始由“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以默坐澄心为学的”,到专门倡导“致良知”之教,再到居越讲学,“所操益熟”,是为后三变。 泛滥词章 遍读考亭之书 出入佛老

(步入心学) 龙场大悟:王守仁顿悟之“道”,即吾心之道,意谓圣人之道先天地固存于吾心,不必外求,所以吾心即道。这便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了“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从此王守仁开始发明“心即理”的心学命题,为其“知行合一”说的创立准备了理论基础。龙场悟道,正是王守仁由否定朱程理学而飞跃到建立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之关键。

倡“知行合一”:成功地迈出了独创心学思想体系的第一步。 专主“致良知” 创立姚江学派

9)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1、何谓“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意念显发。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和思想意念和意念显发的关系。2、王守仁倡导“知行合一”论的目的:一是除恶,二是扬善,即必须知善而行善,知善体现、落实在行善的过程中,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是看他掌握多少道德知识,而是要根据他的实际所为。3、知行工夫,生知安行(圣人)、学知利行(贤人)、困知勉行(常人)。

10)王守仁的“致良知”:何谓良知?即天赋道德意识,王阳明解释为理学中的“道心”,认为它是人心固有的“本然之知”,是善恶、是非的终极标准,为人心所固有。

既然人人都有良知,若将其实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圣贤了。圣贤并不难为,若良知发行处,“满街都是圣人”。而一般人之所以无法成贤成圣,则在于其私欲太重,蒙蔽了自己的良知。因此,要想成为圣贤,就必须保持和贯彻先天固有的良知,不断“改过迁善”、“胜私复理”,从而使良知充分显露,这就叫做“致良知”。 “致”有两层含义:一是去蔽;二是推致,就是将发于良知之是非好恶推致于事事物物之间。 致良知的途径:一是静处体悟,二是事上磨砺。

11)泰州学派:明代中后期思想学术领域出现的一个学派,因该派的创始人王艮为江苏泰州人,故得名。代表人物有王艮、罗汝芳、李贽等人。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

泰州学派的思想旨趣:平民阶层的思想代表;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理欲之防的松动 (一)、“百姓日用即是道”

(二) “安身立本”。从“安身立本”的理论出发,王艮强调维护人的尊严,把身和道都视为“至尊者”,实际上是维护和满足个人的自然本能。

人性论方面,王艮认为人心本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快乐。

12)李贽的“童心说”与异端思想

①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满足天下之民的物质生活欲求,“使其各遂其生,各获其所愿有”,才是真正的善。

②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批判因循守旧、偶像崇拜、盲目尊孔的文化迷信和缺乏独立思的弊病。

③“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心即真心。当李贽否定孔子的是非标准的时候必然也会引进一个新的是非标准,这个童心就是新的是非标准。所谓“童心”在这里正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其归结为“一念之本心”,但不同于王阳明的道德本心,而只是表达个体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李贽思想的反封建性质,最主要表现在对这种私心的成人上。

《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檄文。童心是真心,纯朴真率,天然椎拙,未经雕饰,未经习染,未经毒害。因而,文化与制度都应该深刻反思,先怀疑与审判,对照当下现实,实事求是,摒弃虚假,重拾自信,以童心出真见真知,以真心证道,以真心印天心。

13)方以智“质测即藏通几”的科学哲学观:方以智把古今中外的学问知识概括地分为三大类别:“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政治学)和“通几”(哲学)。 ①“通几”:指哲学。“几”:指细微的变化,亦即事物运动的内在源泉。“通几”: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 ②“质测”:指自然科学。1、“质”指实物;2、“测”指考察。“质测”即对于实际事物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③“宰理”:指社会政治学。“问宰理,曰:‘仁义’。问物理,曰:‘阴阳刚柔’。问至理,曰:‘所以为宰,所以为物者也’。

质测――研究物理 宰理――研究“治教” 通几――研究“所以为物之至理”即根本原理 ④“通几”、“质测”、“宰理”之间的关系。1、他批评理学家自然科学精神的薄弱。2、“质测即藏通几”,在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中即已包含哲学的观念,哲学离不开自然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基础。3、“通几护质测之穷”,哲学反过来可以帮助克服各门实验科学的片面和局限,指导自然科学研究。4、质测与通几不可偏废,而应协调发展。

14)王夫之对宋明理学的总结 ①“气者理之依”的宇宙观 1、理与气 2、“天下惟器”

(一)器即具体的东西。“天下惟器”即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东本是实际存在的。

(二)道:规律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事物的发生而表现的。世界上惟有具体的事物是实际存在的。1、实在性,表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2、规律性,表示这客观实在的世界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②“天地之变化日新”的变化发展观

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命题

(一)运动是永恒的,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中国哲学史考试考点

大一下学期中国哲学史考试复习要点1)“元会运世”的宇宙演变律:邵雍将天地生成和变化的过程分为元、会、运、世,以此为宇宙历史的周期,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一元,共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代表自然史的一次生灭,周而复始,循环不已。2)“皇帝王霸”的社会历史观:邵雍将人类历史按皇、帝、王、霸分为四个阶段:“三皇”之世,以道化民,故尚自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r0729c6jc0ne2d1faz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