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结构设计主要指标表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 主要信息 场地土类别 抗震等级 桩型 基础类型 结构体系 结构规则性 规则 主要部位桩径 主要部位基础、底板厚度 主要部位柱截面 主要部位梁截面 主要部位墙体厚度 主要部位楼板厚度 一项不规则 两项不规则 特别不规则 严重不规则 基础: 底板: 结构构件 钢筋 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采用400MPa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 用量占钢筋总量的比例 高层建筑竖向承重构件采用不低于C50混凝土用量 占竖向承重构件混凝土总量的比例 采用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 采用高耐久性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 是否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是% 结构设计 混凝土 % 钢材 高耐久性 建筑结构材料 % % 否 六 给水排水设计
(一) 主要技术措施说明
(应说明的内容)
1. 说明项目的城镇给水排水条件。
2. 说明项目的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给水用水定额、最高日给水用水量、最高日排水量、污废水排水体制、给水分区、给水泵房位置及给水二次供水消毒措施等)。
3. 说明项目的中水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中水用水部位、中水用水定额、最高日
中水用水量、中水分区、中水泵房位置及中水二次供水消毒措施等),小区中水水源未接管道前,可用生活饮用水代替,切换点(阀门井)必须设在小区入口总管处,不允许在建筑物内切换;未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的新建小城镇、居住小区,说明中水水源、提供水量平衡、处理工艺、中水水质标准、中水系统等,并说明中水设施与主体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建筑物同时投入使用。
4. 说明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型式、热水温度、热水用水量、耗热量;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时,说明热水循环方式,配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的放水时间;生活热水系统的热源可采用工业余热、废热、深层地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及其他热源;项目为12层及12层以下住宅时,热水系统热源应采用太阳能。
5. 说明雨水径流总量控制方案。
6. 说明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的方式及采取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7. 说明避免管网漏损的措施。
8. 说明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的用水安全保障措施。 9. 说明保证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的减压措施。 10. 说明节水器具标准。 11. 说明用水计量方式。 (选择说明的内容)
12. 设有景观水体时,需说明景观水水源、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措施。 13. 当雨水作为景观水体补水水源时,需说明采取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14. 当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时,需说明系统设计方案。
15. 当设置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时,需说明循环净化水处理系统设计方案。 16. 当设置空气调节冷却循环水系统时,需说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节水节能措施(包括循环冷却水量、冷却能力、飘水率、系统设计保证停泵时冷却水不溢流措施等)、设置位置、水处理措施等。
17. 当设置公共浴室时,需说明公共浴室采用的节水措施。 (应说明对后续设计及施工运营管理的要求)
18. 需对绿化灌溉方式提出要求。
(二) 给水排水设计主要指标表
市政给水水压 生活给水 市政中水水压 MPa MPa 市政给水水压供水范围 市政中水水压供水范围 否 保证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的减压措施 是否设生活热水系统 热源 给水排水系统 生活热水 系统形式 是否设热水循环系统 配水点出水温度达到45C的放水时间 污废水 雨水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是否设有景观水体 景观水体 补水水源 非传统水源利用 来源 用途 □≥55% □≥70% □是 □否 处理设施 利用方式 o是□太阳能 □空气源 □地热水 □燃气 □电 □其他( ) □集中 □局部 □是 □否 ≤( )秒 □化粪池 □隔油池 □自建污水处理站 □其他( ) □入渗 □滞蓄 □调蓄 □收集与回用 □市政再生水 □雨水 □建筑中水 □其他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 □市政再生水 □雨水 □建筑中水 □其他 □室内冲厕 □室外绿化灌溉 □道路浇洒 □洗车用水 □冷却水补水 □景观水体补水 □其他 水嘴 蹲式大便器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1级 □2级 □3级 □滴灌 □微喷灌 □渗灌 □喷灌 □其他 % □是 □否 水处理方式 自然通风冷却塔 □(100±5)% □≥95% □≤0.01% □≤0.01% □≤0.005% 节水器具 用水效率等级 坐式大便器 小便器 淋浴器 计量 节水灌溉 水表型式及设置位置 节水灌溉类型 节水措施 采用节水灌溉的绿地面积比例 是否设循环冷却系统 冷却塔设置位置 冷却塔冷却能力 机械通风冷却塔 自然通风冷却塔 冷却塔飘水率 机械通风冷却塔 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的措施 循环冷却水系统 □加大集水盘 □设置平衡管 □设置平衡水箱 □其他 其他
七 暖通空调设计
(一) 主要技术措施说明
(应说明的内容)
1. 说明各类室内热环境参数满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要求
2. 说明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效指标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各指标值详见节能专篇)。
3. 说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分室控温的措施及过渡季运行的控制方式。 4. 说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气流组织形式,大厅、中庭、剧场、体育场馆等高大空间及对气流组织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应有专门的气流组织计算说明。 5. 说明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防噪减震措施。
6. 说明“供暖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分项计量形式”详见节能专篇。 7. 说明人员密集且人员密度变化较大的空调区域新风调控措施。 8. 说明地下汽车库通风系统兼顾室内空气品质与节能运行的措施。 (选择说明的内容)
9. 简要说明可再生能源的形式、用途和使用规模等情况。 10. 说明通风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的形式和效率。 11. 说明主要功能房间的空气净化方式。 12. 说明风机、水泵的调速控制方式。
(二) 暖通空调设计主要指标表
(注:住宅建筑可以不填写主要指标表)
类型 名义制冷量(kW) 综合部分性能系负荷性能是否变频 数 系数(COP) (IPLV)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空调系统综合制冷性台数 能系数(SCOP) 冷水(热泵)机组 水冷 □活塞式/涡旋式 □螺杆式 □离心式 风冷/蒸 □活塞式/涡旋式 发冷却 □螺杆式 设备及系统能效指单元式空调机、风管送风机、屋顶式空调机组 直燃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类型 风冷 水冷 □不接风管 □接风管 □不接风管 □接风管 名义制冷量(kW) 进/出口温度(℃)/(℃) 冷水 冷却水 热水 能效比(EER) 性能系数(W/W) 制冷 供热 台数 名义制冷量(kw) 名义制热量(kw) 多联式分体空调(热泵)标 机组 燃气锅炉 房间空调器 循环水泵 名义制冷量(kW) 名义蒸发量D(t/h)/名义热功率(kw) 能效等级:□一级 □二级 耗电输热比 热效率(%) 壁挂燃气炉 名义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台数 能效等级:一级□二级□ 空调冷水泵(ECR): 空调热水泵(EHR): 供暖系统水泵(EHR): 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WS) 风机 机械通风系统 新风系统 办公建筑定风量系统 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 商业建筑、酒店全空气系统
八 电气设计
(一) 主要技术措施说明
(应说明的内容)
1. 说明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照明数量和质量的设计。 2. 说明建筑公共部位及大空间等场所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措施。
3. 说明变压器、电梯、提升设备、以及各种建筑用电动机的选择和节能控制措施。
4. 说明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