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选读》题型及答案
第一部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是劳动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 是物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使用价值构成人类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 一个商品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一定量的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间接表现,即通过交换价值来表现。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之一,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或舍象了各种具体劳动形态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10.一般等价物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成为货币。
13.商品的形态变化商品内在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即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的过程,公式为W ?G?W14.货币流通量的规律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由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如果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不变,则流通中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5.人格的物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表现即表现为商品的价值关系,从而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16.物的人格化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以物化形式表现为商品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承担者,从而成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这就是物的人格化。
17.商品拜物教 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于是,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不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物化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就是商品拜物教。可见,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商品拜物教。
19.劳动力商品 作为买卖对对象的劳动力,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只有在劳动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具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才不得不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使劳动力成为商品。 20.不变资本 指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会改变其原的有价值量,所以称为不变资本。
21.可变资本 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被活劳动所替代,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使用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因此,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是一个可变量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它是雇佣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
23.绝对剩余价值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 24.超额剩余价值 指个别资本由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形成的差额。 超额剩余价值实际上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25.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6.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它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27.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而使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上更新与重复。 28.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的全部或部分再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过程
29.资本积累资本家把榨取来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使资本规模扩大。会促进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又会加速资本积累,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发生质变,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严重影响。
30.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不变资本同可变资本的百分比来表示。 31.相对过剩人口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1
32.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分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但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大量货币财富。这两个条件的加速形成是通过暴力剥夺小生产来实现的。因此,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就是暴力掠夺小生产者的过程。 四、简述
1.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①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指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所具有的难以理解的性质,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质和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②商品的难以理解的性质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改变自然的结果,没有难以理解的地方。商品的难以理解的性质也不是来源于作为价值实体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内容。形成价值实体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内容,它的质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它的量是用这种耗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来计算,它的社会性说明它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③商品的难以理解的性质发生于商品形式本身。因为劳动产品一旦采取商品形式,第一,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具有同样性质的价值的物的形式;第二,生产劳动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取得了劳动产品这种物具有同样的价值量的形式;第三,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之间的物与物的关系的形式。
④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只能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使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颠倒地表现为物的属性和物与物的关系;私人劳动的两重社会性采取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量的变动造成物支配人的假象;货币形式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 2.马克思是如何分析简单价值形式的?
①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详尽地考察了价值形式及其发展过程。由于简单价值形式隐藏着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因此是马克思考察的重点。马克思首先分析价值表现的两极,进而分别考察这两极,最后综合考察这一形式的总体。 ②马克思首先确定价值表现的两极: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指出两极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
③然后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指出,两个不同商品的价值关系,实际上是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劳动化为一般人类劳动;只有在不同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作为抽象劳动凝结的价值才能得到具体的表现。接着分析相对价值形式量的规定。分析表明,相对价值量不能明确地、完全地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
④对等价形式的分析。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就是等价物。等价形式有三个特点:⑴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⑵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⑶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⑤对简单价值形式的总体的综合考察:一个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价值的形式上被表现的,所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已经表现为商品与商品的外部的对立。商品形式的发展是同价值形式的发展一致的。简单价值形式是不充分的,是一种胚胎形式,但它会向前发展,会自行向更完全的形式即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过渡。
3.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
?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W?G①G货币转化为资本即采取资本流通形式,看起来是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是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因此,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价值是物化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在生产中形成的;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形式,它实现商品的价值但不能使这个价值增加;流通过程是商品形态变化过程,不是价值的源泉。
②资本运动与商品运动表现在流通形式上是买卖顺序的颠倒,没有离开流通领域。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贱买、贵卖,还是假定有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阶级、能够在贱买的同时贵卖,都不能使价值增殖。流通不是价值、价值增殖的源泉。离开流通,商品所有者就只与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一定量价值。并且,离开流通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关系,就不能实现价值,更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③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交换应该是起点。货币所有者必须按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但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所以,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最一般条件。
④按这一条件,货币所有者必须在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按价值购买劳动力,在生产中消费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消费过程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最后,货币所有者将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在市场上按价值出售,取得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与价值规律并不矛盾。
2
4.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生产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②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才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才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③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劳动在事实上隶属于资本。 ④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
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一方面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提供了物质资料,使提高劳动生产力成为可能;同时,又是延长工作日的最有力的物质手段。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交织在一起了。 ⑤如果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来考察,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部分为前提。但是,如果从剩余价值运动的角度来考察,这两种剩余价值形式的差别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的正常强度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目的绝对延长才能提高;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即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相对量的变化才能提高,而这种变化在工资不降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情况下,又以劳动生产率或劳动强度的变化为前提。
5.怎样理解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与社会条件?
①剩余价值的生产需要有一定的劳动生产力为前提,否则,工人就不可能为任何人提供剩余劳动。因此,可以说剩余价值有一个自然基础。所谓剩余价值有一个自然基础,只不过是说,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没有绝对的自然障碍,妨碍一个人去剥削另一个人。但绝不能因此认为这种自然发生的劳动生产力,就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原因。作为资本关系基础和起点的已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人类历史的恩惠。资本主义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②劳动生产率和剩余劳动都受自然条件优劣的影响。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且工作日长度一定,自然条件越好,提供的剩余劳动就越多,剩余价值量就越大。但绝不能因此得出哪里的自然条件越好,就越容易产生资本主义的结论。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支配、改造自然的长期斗争的结果。
③良好的自然条件只能提供剩余价值生产的可能性,而绝不提供现实性。良好的自然条件只说明劳动者在自身生活资料的直接生产之外,还能支配一定的闲暇时间。要把这些时间用于为别人从事剩余劳动,需要外部强制。对生产剩余价值而言,则需要有资本关系的强制(3分)。
④剩余价值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不能用包含自然条件在内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去说明,而应当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说明。 6.简单再生产的特征。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基金,而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但考察资本主义再生产,必须从简单再生产开始。这不仅是科学的方法论的要求,而且由于简单再生产的重复或连续性,会呈现出资本的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新的特征,消除它作为一次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从对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到: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2)资本家手中的全部资本,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从属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的,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工人的个人消费并不是生产过程以外的事情,它不过重新再生产出可供资本家剥削的劳动力。
3
五、论述
1试述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①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表现。
②所谓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进行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自然物,创造某种使用价值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现实的劳动过程就是这几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其结果就创造出某种使用价值,即某种产品。所以,从这个结果的角度,即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
劳动过程是撇开各种特定社会形式来考察的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性质。劳动过程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
③价值形成过程与劳动过程不同,它考察的是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价值形成过程也就是商品生产过程。商品生产的目的,不仅是为生产一个使用价值,而是为了生产—个为别人的使用价值,并且要通过交换,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④为了交换,各种使用价值因性质各不相同而无法比较其量的大小,因而必须化为某种性质相同的东西,这种相同的东西就是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凝结,都包含有抽象劳动在其中,这就是价值。化成同质的劳动,其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了。
⑤因而,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的交换也才能实现。所以,把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搬开,就劳动的共同性来看,都是抽象劳动的支出过程,这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⑥劳动过程考察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形成过程则考察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⑦劳动过程是具体劳动过程,而价值形成过程是抽象劳动过程。这在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过程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离开劳动过程,不可能有一个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过程是价值形成过程的基础,价值形成过程是商品生产条件下劳动过程的社会形式。
2试述《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②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劳动价值论以商品二因素理论为前提。
⑴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l篇第1章中,从商品中包含的矛盾入手分析了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⑶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用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是通过相互交换来满足社会需要的。⑷商品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换劳动。商品生产者互换劳动,又是通过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互相比较来进行的。⑸商品中凝结着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它是使产品成为商品的决定性因素;使用价值只是它的物质承担者。⑹商品之间的价值关系,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③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
⑴价值实体是生产商品的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⑵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直接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碑件。⑶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中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④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核心。⑴劳动二重性原理的创立,为正确理解商品二因素、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以及价值学说与货币理论制造了条件,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⑵不仅如此,劳动二重性学说还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研究剩余价值流通的依据、阐明剩余价值分配的前提。⑶总之,劳动二重性原理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着重要联系。它是马克思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大理论支柱之一。
⑤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⑴价值量是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即由社会承认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⑵在商品能够满足社会某种需要的前提下,不管每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多少,社会只承认商品中所耗费的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和商品中被社会承认的平均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后者才是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⑥价值形式的发展,其成熟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⑴商品的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形式。⑵价值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它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⑶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⑷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原理的基础上,把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来,将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研究,详尽地考察了价值形式的内容、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过
4
程,分析了价值表现的两极即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价值形式学说和货币理论。
⑦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⑵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等量价值进行交换。⑶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必须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⑷在市场上,由于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的价格围绕着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⑸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试述《资本论》第一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①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物化或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
关于剩余价值的涵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多种角度进行过表述。仅在《资本论》第1卷第2.3篇中就有4种提法:
?。“其中的G(1)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W?G?G??G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就是“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之间的差额。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商品时,正是看中了这个价值差额。这也是资本家希望劳动力提供的独特的服务。
(3)“预付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生出的剩余价值,或预付资本价值C的价值增殖额,首先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4)“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⑸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第1种提法,主要是从原预付货币额价值在运动中发生增殖的角度讲的;第2种提法,主要是从剩余价值的来源的角度讲的;第3种提法,主要是从产品价值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的角度讲的;第4种提法,是从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关系的角度讲的。四种提法相互补充,构成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涵义。
⑹根据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表述,可以将剩余价值定义为:由雇佣工人劳动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⑴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其他一切生产过程一样,首先必须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否则,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没有物质承担者。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生产使用价值,而是要生产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增殖价值的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⑵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如果工人劳动时间只限于再生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时间,新创造的价值就只能补偿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价值,就没有剩余价值产生,这还只是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会产生剩余价值,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创造的价值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可见,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
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劳动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剩余价值量随工作日长短而变动。
⑵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只有降低劳动力价值才有可能。而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而降低生活资料价值,则首先要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提高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降低生产资料的价值。这样,就会降低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之,只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就会使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趋势。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因为它同样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⑷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也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初期手工劳动为基础、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相适应。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