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商业渔业和休闲渔业的冲突。[20]
3、在管理手段方面,有学者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休闲渔业的管理手段进行了比较,例如,RonaldWDMitehell等比较了澳大利亚鳖鱼湾(Shark Bay)的传统的渔获限制(Catch Control)和日本相模湾(Sagami Bay)资源增殖(Stock Enhanee-ment)的休闲渔业管理手段。[21]
五、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由于我国是海洋大国,沿海城市较多,渔民分布广泛,政府在休闲渔业方面重视不够,扶持力度不大等诸多原因,导致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桂华(2005)认为,近年来,我国各地区休闲渔业的发展各具特色,区域优势已基本形成;休闲渔业内容丰富,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向产业化、规模化、综合化;休闲渔业发展势头迅猛,经济效益显著。[22]
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时间较短,总体上看处在比较分散、水平不高的起步阶段,其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思想认识上,陈鸥(2007)提出对休闲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在规划布局、科技含量以及市场营销方面,张桂华(2005)认为,我国各地休闲渔业大多数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配套不齐;大多数休闲渔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缺乏整体形象。最后,从发展资金、市场环境以及劳动者素质角度,邴绍倩等(2003)认为,我国休闲渔业投资主体单一,投入资金较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足;市场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从事休闲渔业的劳动者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23]
相应地,面临存在的问题,学者也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提高对休闲渔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劳动者的宣传力度,调动其发展休闲渔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地制定休闲渔业的发展规划;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渔业资金投入;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休闲渔业保障体系;提高渔业劳动者素质,加强技术培训。
美国休闲渔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其在法制建设、资源保护、科研支撑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措施: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的法规体系;
严密的决策机制;高效的管理手段和科技支撑。
日本的休闲渔业发展,是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成功典型,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主要体现在设施渔业建设、强化管理、科技兴渔等几个方面:投放人工鱼礁,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强化管理,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注重科研,促进渔业的持续发展。
具体到休闲渔业的管理上,澳大利亚的法规比较完善,执法非常严格,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很强,海洋自然资源的保护很到位。关于休闲渔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能更加有效的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注重协调发展,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工明确;强调依法管理,海洋法制建设比较完善;环境保护手段和限制手段的合理配合运用;加强宣传与实施。
欧洲对于休闲渔业的发展同样值得借鉴:严密的组织体系;强烈的环保意识。
总 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休闲渔业研究给予了极大关注。比较而言,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学者侧重于休闲渔业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休闲渔业的概念、类型、开发条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上。就研究方法来看,国外学者对描述性的定性分析越来越少,较多地进行实证研究,开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描述性方法和概念性方法。
近些年,休闲渔业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研究基本上只是围绕几方面进行,内容单一,这就需要对休闲渔业发展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研究。为此,本文对休闲渔业发展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多种研究方法的并用;研究体系的拓宽和延伸;与多学科结合,夯实研究理论;政策研究的细致化。
(二)树立正确的理念,重新定位,做好休闲渔业的长期规划;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政策;健全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保护渔业资源;加强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做大做强休闲渔业产业;广辟融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加强对休闲渔业的科学研究,大力培养科研教育力量;建立健全休闲渔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积极发展各类协会组织;重视行业培训与服务工作;着重发挥行业协会对行业的规范自律作用。
参考文献
[1](台湾)江荣吉.休闲渔业经营管理[J].中国水产,1992(7):47-52 [2]王茂军.栾维新.大连市发展滨海休闲渔业的资源分析和对策[J].人文地理,2002(6):46-49
[3]林法玲.关于发展福建海洋休闲渔业的探讨[M].现代渔业信息,2003(3):11-12
[4]楼筱环.休闲渔业旅游内涵初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8):77-79 [5]陈鸥.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内陆水产,2007(2):33-34 [6]周栓林.浅谈休闲渔业的发展及渔政部门应采取的管理措施[J].河北渔业2002(5):81-86
[7]刘康.发展休闲渔业优化渔业结构——青岛市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4):45-49
[8] 施锋.浅论我国设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J].渔业现代化,2004(6):33-34 [9]李恩元.我国休闲渔业的开发模式[J].现代渔业信息,2005(7):103-106 [10]刘会、王灿良. 浅谈休闲渔业产业发展现状[M].水利渔业,2006(2):15-17 [11]胡卫华.深圳海滨休闲渔业的现状及开发[J].中国渔业经济,2007(7):23-25 [12]宋振兴.威海休闲渔业发展浅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7(2):38-41 [13]刘雅丹.澳大利亚体闲渔业概况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休闲渔业,2006(3):
78-80
[14]周先标.浅析中外休闲渔业管理[M].中国渔业经济,2004(5):69-72 [15]刘兰、王开晓.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9):40-42
[16]石兆文.舟山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渔业经济研究,2005(5):
54-57
[17]杨杰、张小梅、徐超.发展安徽省休闲渔业的建议与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
2006(6)41-44
[18] Donald F,Gartside,Bradley Harrison,et al. An evaluation of the
use of fishing club records in the management of marine recrea-tional fisheries [J].Fisheries Research,1999,41(1):47-61.
[19] Robert J,Johnston,Daniel S,et al. Fish harvest tags: An alter-nature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recreational fisheries in the US Gulf of Mexico[J]. Marine Policy,2007,31(4):505-516
[20] Keamey R E. Co-management:the resolution of conflict between
commercial and recreational fishers in Victoria,Australia[J]. 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2,45(4-5):201-214
[21] Ronald W D,Mitchell,Osamu Baba,et al. Comparing manage-ment of
recreational Pagrus fisheries in Shark Bay(Australia) and Sagami Bay (Japan):Conventional catchcontrols versus stock enhancement[J]. Marine Policy,2008,32(1):27-37.
[22]张桂华.我国休闲渔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D].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
2005(6):20-23
[23]邴绍倩.浅析当前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齐鲁渔业,2003(4):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