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38 高等教育论文
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探讨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的企业数量与规模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却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比率却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无法一概而论,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相匹配才是当前就业难问题最主要的根源所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梦想及个人价值,并且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但前提是要保证其能力的全面提高、保证就业质量。当前各个企业在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背景下,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对于打造高质量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1999年施行高校的扩招政策,自2000年开始,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转变了大学生的就业机制,传统的包分配模式已经被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观念所取代,从此大
学生实现了根据自己的意念和价值取向来进行择业的过程。时代的进步使社会市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度达到饱和状态,这种形势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给大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时代的进步,加剧了人才之间的竞争,现代化的社会也提出了现代化的就业能力要求。
众所周知,当前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以理论教育为主,受到初高中阶段应试教育理念的惯性影响,高校的教学并不能很好地重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力资源的就业能力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综合能力等方面必然需要伴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而当前很多高校对于各个专业的培养并不能够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这就使学生的能力过分体现于理论知识方面,难以适应岗位的需要,从而导致就业质量不高。
关于就业能力的具体定义,曾有学者给出过这样的答案,即就业能力包含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不同,所谓的“能力”也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台予以发挥,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人的自我识别与自我管理能力。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极其淡
薄,行动迟缓,致使其本身的发展完全跟不上时代所需,也就是自身方面的原因。另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重招生、轻就业”现象严重,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教育并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加之同时忽略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致使“就业难”问题雪上加霜。
二、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改善就业质量,本文认为,只有从改善教育模式入手,以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能够满足新形势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更好地开拓目前的就业市场。
(一)强化素质教育。学生在高校专业的选择阶段,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跟风的因素,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选择专业,因此很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实际能力或潜力与专业并不相符。因此,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做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确保其具备职业能力素质,进而在未来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