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不管在国考,省考还是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占比并不是很大,但它却经常出现在题目中间,对于这类题目我们要注意把握两个一致,即话题一致和思路一致。保证双管齐下,才能让这种题目在考试过程中不至于花费太多时间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正确率,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1、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我们更要关注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是否真正触及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实质,是否真正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一般而言,文化的形式要自觉为文化的内容服务,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忽略了对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追求,就必然会走入歧途,背离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文化是活的,不能做简单的固化处理,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传承。鉴于此,我们必须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变过于强调传统文化的符号性的做法
B.注意纠正传统文化弘扬中的形式化倾向
C.以实用心态凸显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
D.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手段来弘扬传统文化
【答案】B。解析:横线出现在文段结尾,又根据“鉴于此,我们必须”说明横线处需要根据上文给出对策。分析上文,文段开头通过“在今天的社会文化实践中”引出背景内容,后文指出“如果忽略了文化的内容,就会误入歧途,背离初衷”说明不能只重视形式一定要重视文化的内容,结尾又通过“文化是活的,更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对其内涵的传承”再次强调传统文化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所以,对策应该是传统文化弘扬不能只重视形式而忽略内容,对应选项B。A项,“符号性”文段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C项,文段没有提到“实用心态”,也没有提到“传统文化工具性”,无中生有,排除;D项,文段中没有提到“电子技术手段”,属于无中生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总结】对于解决语句衔接题目来说很多题干都可以用此方法,关键要找到文章话题和需要填写的句子之间的关联性。
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我们会发现可能当去梳理思路的时候会比仅仅找话题更加快速,或者四个选项甚至都涉及到核心话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思路一致了。下面来看这样一个例题:
2、大数据时代,正是通过挖掘个人选择偏好、生活轨迹、金融信用等数据,把握社会整体的需要、供给和趋势,进而更好地造福社会。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据此实现颠覆式创新,创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政府部门可以据此提高治理效能,相关政策可以更好辨证施治。对于个人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是更方便、更精准、更有效率。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进步动力之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大数据使得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越来越多
B.大数据日益改变着人类日益普及的网络行为
C.大数据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持久有力的竞争优势
D.大数据将信息从知识的载体进化为智慧的源泉
【答案】D。划线处在尾句,并且“可以说”应是对上文文段的总结。梳理文段,文段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积极作用,即可以利用数据更好造福社会,接着从企业、政府部门、个人三个角度分析了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好处,最后以“可以说”表示总结,故横线处是对前文的概括,强调大数据的重要作用。A项“统计上显著的相关关系”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涉及,排除;B项“改变网络行为”表述错误,文段中的“定制化的产品”及“给个人带来的方便”均是现实行为,排除;C项“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仅能对应“企业、个人”两个主体,不能对应政府,表述片面,排除;D项“进化为智慧的源泉”恰好体现前文大数据的作用,且“进化”与后文“进步”对应恰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总结】这种解题方式在思维层面上比单纯找话题一致需要对整个片段的思路了解清楚,实际上,就是按照行文脉络分析的方法,分析文段的写作思路,空缺处所填入的句子应和整个文段的思路保持一致。
所以,在做语句衔接题目的时候,建议同学一定要梳理清楚题干的话题和思路,可通过结合二者进行最终答案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