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1

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是

A.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B.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C.所罗门四组设计. D.时间序列设计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真实验研究设计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即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真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主要有三种类型: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也称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也称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所罗门四组设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2题:

下列关于内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

B.内在效度高的实验研究是操作了自变量,控制了无关变量 C.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

D.没有内在效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若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则该实验就有较高的内在效度。也就是说,内在效度表明的是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X。一个实验是有效的,意思是指得到的结果仅仅是由于操作了自变量和控制了无关因素的干扰。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3题:

在一项教育实验研究中,由于实验班相继有同学参加各种竞赛,在一个学期的教育实验中,这个实验班中的30人中先后有15人次没有参与教育实验。对照班的学生则没有这个现象。有人认为这个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不足,这是因为

A.被试选择

B.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C.被试缺失 D.测验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八类新异变量与教育实验内在效度有关或称为内在效度的威胁因素有:(1)历史;(2)成熟;

1

(3)测验;(4)工具;(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7)被试缺失;(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被试选择是指被试取样不等,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了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被试缺失则是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本题的说明中,实验班有被试的缺失情况,而对照组没有。这是影响教育实验研究内在效度的八类因素中的“被试缺失”一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4题:

在一项有关英语单词速记的实验中,研究者进行了前测,然后进行实验,随后进行了后测。研究者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的后测(后测的时间为前测的3天后)成绩明显提升,并开始大肆宣传他们的速记方法十分有效。但有研究者认为这一研究的内在效度不足。这是因为

A.被试选择

B.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C.测量 D.历史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八类新异变量与教育实验内在效度有关或称为内在效度的威胁因素:(1)历史;(2)成熟;(3)测验;(4)工具;(5)统计回归;(6)被试选择;(7)被试缺失;(8)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被试选择是指被试取样不等,选择被试的程序不适当,没有用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的方法,因而造成了被试组之间存在系统性差异。被试缺失则是在一个延续时间较长的研究中,被试的更换、淘汰或中途退出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本题的说明中,发现前后测的间隔仅有3天。因此,本研究的内在效度的不足可能性发生在测量上。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第5题:

某县教育局在重点校的重点班开展了一项教育实验研究,效果不错。该项教育实验研究的负责人打算将此项实验研究推广到一些普通学校,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该负责人不解。请问,该负责人这一做法没有考虑

A.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B.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C.实验安排的效应 D.多重处理的干扰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外在效度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霍桑效应);多实验处理的干扰。本题出现了取样偏差,将重点校的结果应用到普通学校,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第6题:

2

下列关于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内在效度越高,其结果越能确定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 B.外在效度越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越大 C.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

D.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一定高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在效度、外在效度的关系。实验的内在效度愈高,其结果愈能确认是由实验处理所导致;而实验的外在效度愈高,其结果的推论范围就愈大。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高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在效度有时会互相影响。因此,实验设计必须重视这两种效度。但是,在实际情形中,要同时兼顾两者是很难做到的。一般来说,基础研究比较重视内在效度,而应用研究则比较重视外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7题:

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能提高外在效度的是

A.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

B.实验情境与教学情境尽量接近 C.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 D.控制好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外在效度。提高外在效度的根本措施在于使被试取样具有代表性,使实验情境与教育教学环境尽量接近,可以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性实验。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8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教育实验研究中“控制”的含义的是

A.对外部因素和实验因素的控制能力 B.对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 C.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 D.研究样本的取样方法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变量的控制。“控制”,在教育实验中主要含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对外部因素和实验情境的控制能力,包括对各种无关因素的控制;二是研究中对于实验所操纵的自变量的控制程度;三是研究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控制成分,即研究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第9题:

让同样的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造成的练习、适应和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精确度。这种方法是

A.消除法 B.抵消法 C.恒定法

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4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1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真实验设计的是A.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B.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C.所罗门四组设计.D.时间序列设计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qh5r9y6f47g2499ip734mu7526kg600fn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