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一个城市功能区建设的成功标本
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老百姓吃饱饭即是奢望。我等赶上大时代,本已幸运。如果能碰巧进入一个重要的场景,哪怕做个旁观者,鼓鼓掌,喝喝彩,声援一下,也算得上是值得留恋的经历。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纪念吧。 一、历史回顾 1987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向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在北京市西二环一带,建设金融机构聚集区,即金融街的构想。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选址复兴门,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阜成门,正好处于这条街的一南一北。 在此之前的1985年3月,时任西城区委书记陈元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
提出推动西城“旧城改造”,并积极酝酿“以公建促危改”的方式。 是时,北京市和西城区就已经开始筹备此项工作,已经明确提出在复兴门内大街到阜城门内大街一带,“主要安排金融单位事业用房和配套的商业服务业高大型建设项目”。1988年初,相关单位已经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共同建设金融街进行了洽谈。后因1988年9月国务院压缩基建项目,此事暂缓启动。 借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1992年5月16日,西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繁荣西单,发展西城”,明确提出建设金融街。6月1日,向市政府提交了《关
于恢复西二环东侧(金融街)开发建设的请示》。经市政府同意后,7月,设立“西二环危房改造办公室”(即二环办),12月14日,北京市金融街建设开发公司成立。 建设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994年8月18日,金龙大厦(现金阳大厦)奠基,这是金融街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当年,通泰大厦、投资广场、信达大厦、平安大厦陆续开工。 1997年8月18日,建筑面积7.3万平米的金龙大厦正式交付使用。随后,1998年9月,国企大厦竣工;1998年12月,平安大厦竣工;1999年9月,投资广场、通泰大厦竣工。 2001-2003年,有21个项目立项,规划建筑面积114万平米。其中有北京银行、中国人寿双子大楼,大唐、购物中心、鑫茂、英蓝大厦等。 2004-2006年,有20个项目竣工,建筑面积160万平米。其中有双子大楼、鑫茂、网通、英蓝大厦等。 金融街建设早期困难重重,一是缺经验(国内第一个定向开发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二是缺资金,三是经历了政策调整的波折(如建设初期就碰上宏观调控,1994-1995年中央严厉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过,大水漫不过鸭子背,受人尊
敬的建设者们从实际出发,因时而宜,金融街建设渐入佳境。 按照1990年代初期规划,北京金融街南起复兴门内大街,北至阜成门内大街,西抵西二环路,东临太平桥大街,规划用地10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约44公顷,道路用地约32
公顷,绿化率超过30%。总体规划建筑面积为402万平米。 按照规划,金融街区域依广宁伯街和武定侯街划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 南区于2000年基本建成,新增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代表性建筑有:金阳大厦、平安大厦、国际企业大厦、通泰大厦、投资广场、建设银行大厦、中国移动大厦、中国电信大厦。 中区于2000年由美国SOM公司进行整体规划设计,2006年底初步建成,新增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代表性建筑有:北京银行大厦、中国人寿中心、鑫茂大厦、富凯大厦、航宇大厦、卓著中心、泰康国际大厦、中国网通大厦、中国大唐集团大厦、威斯汀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 北区于2001年启动建设,2005年形成区域建设规模,新增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北区的代表性建筑有:英蓝大厦、中国再保险大厦、金融街中心、汇宸大厦、恒奥中心、新盛大厦、金亚光大厦、中国邮政大厦、东方资产大厦。 初步建成后的金融街核心区建筑面积约455万平米。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快速推进,新增金融机构对办公面积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满足机构入驻需求,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改革战略,加快金融街拓展建设势在必行。2007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关于对金融街区域拓展和发展功能完善的意见”经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同意拓展核心区范围,以原金融街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为基础,向东(太平桥大街以东)拓展0.59
平方公里,向西(至南礼士路)拓展0.53平方公里,向南(长安街路南沿线)拓展0.29平方公里,合计拓展1.41平方公里,拓展后的金融街占地面积达到2.59平方公里。(约一平方英里,大约是在对标伦敦金融城的占地面积。) 经过拓展建设,新增建筑面积约200多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工商银行大厦、中国银行大厦、民生银行大厦、国家开发银行大厦、凯晨世贸大厦、招商国际金融中心、远洋大厦、丰汇时代大厦、丰融国际大厦、太平洋保险大厦、丰铭国际大厦、金融街月坛中心。
目前,金融街区域内楼宇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办公面积达到75%以上。区域内集聚了以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大型商业银行、保险集团、券商、基金以及重要市场机构为代表的1800多家金融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总部。
不过,也有人说,20多年过去了,金融街这片区域消失了60多条胡同。 二、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金融街从开始规划建设一直到现在,始终坚持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 1993年10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在《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若干问题的说明》中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 2004年《北
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4)》,明确金融街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刚刚发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再次明确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聚集金融功能”。 20多年来,政府文件中,金融街的定位,一直在发展丰富着。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将金融街与中关村、CBD等一起,列为首都“六大高端功能区”。200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8号文),将金融街定位为“首都金融中心区”。在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强化金融街的国家金融中心功能。” 业内早已有了共识,金融街是事实上的国家金融中心。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金融街一直没有实现“金融中心”正式的冠名。实至而名不归,虽是憾事,但也没有影响金融街发展壮大,因为金融街已经走过了“循名求实”的阶段。金融街的影响力,靠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实力,靠的是区域内聚集的重要机构和人员。金融中心之名,今天看来已经成为无谓之辩。经历者都知道,从政府到企业,大家多年来做的大量的努力,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讲完的。 其实,政策制定者应该反思,中央确定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给了政策,协调了大量的资源,上海方面的确做的很好(甚至比北京做的好),为什么已经20年过去了,没有名分、没有沾到政策阳光雨露的北京,和上海在金融产业发展方面,仍不分伯仲?这里面肯定有非人力所能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