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家长去外地务工或者因其他原因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像10年前那样轻松自如, 师生间的沟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和学生沟通呢? 一、什么是沟通

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将信息发送给接收者,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

二、沟通的要素

信息环境,信息发出者,信息,途径,信息接受者,反馈。

三、 问题的提出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要完成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当今学生的基本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师生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如果教师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必然僵化,那么教师有怎样的良好用心,学生也不会接受了,并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很大的抵触感。 因而探究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1、沟通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的每位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然而,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今的学生难管,真是孺子不可教也!”之类的言论常在身边泛起。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们理应思考并探索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学生个体的需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沟通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与学生心灵沟通呢?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而沟通是教师育人工作的奠基石。不可否认,了解学生是教师开展任何工作的良好开端,也是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了解学生最为真实、全面、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沟通。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与孩子本人以及关系密切的伙伴、家人进行面谈、书信以及电话、网络沟通等。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的沟通时机,争取足够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掌握他们大量的信息资料,诸如学习生活经历、性格习惯、家庭背景等。做到这些,教师的工作就能处于主动地位,“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也就不会成为一句口号。 3、学生的心理需求

中职学生是心理上的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期,国外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的断乳期”,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中职生的意志特点是自觉性独立性加强,但处事

的决断能力较弱,自制能力稍差.因此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自信,表扬,激励,教师要善于同学生沟通,积极为中职生把好人生发展的重要一关 四、沟通的技巧 1.学会了解

了解学生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了解学生方能深刻理解学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这也是老师的本职。我们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谈话达到要求。工作中要多问,特别是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任科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如为谈话顺利开展,教师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防止谈话过程无意识触及伤害学生的话题,例如家庭的变故,学生的一些缺陷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学生。

2、倾注爱心

作为新形势下的引导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来说,与学生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给学生以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学生的忧虑当自己的忧虑。一旦当学生感悟到老师真诚地热爱他时,就会激起他们心灵的火花,把教师当做最可信赖的人,并毫无保留地将心灵的大门向老师敞开,告诉你在他幼小的内心深处的秘密。

3、展现民主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学校教育中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宜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首先,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接触,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劳动,一起娱乐、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探讨生活,个人理想,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实存在,是理解他们的,是可爱的可信赖的“朋友”。

其次,班级所开展的活动应该掉“老师绝对权威”的传统陋习,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诸如班委干部的选拔,各级“三好生”“优干”的确定,班内的重大活动等,要让学生发挥主动精神,积极建议,参加评议,陈述各自的、各方面的理由,而不是“老师说了算”的结果。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也进一步融洽了师生的沟通。再次,定期召开师生谈心交流会。师生之间可以倾心交谈,也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教师本人,更要在会上深入浅出地剖析自己的思想行为,工作中的得与失,让学生感觉到你的诚心,这就促进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误会和隔阂的消除,增进感情上的沟通与交流。

4、爱心感化

与学生在沟通的内容方面,讲道理应该只占5%,而爱心要占95%;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

果。因此,老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5、平等对待

沟通需要真正平等,创造没有任何干扰的沟通氛围和条件;为一名老师,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教师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6、专心倾听

如果学生向你倾诉,你一定要专心倾听。哪怕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的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愤怒或冲动的学生在自由的表达了自己受压抑的感情后,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减轻,而且通过你的认真倾听,学生觉得自己问题已经被引起班主任老师重视和理解,于是精神得到支持和鼓励。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任何问题都有了良好的开端。

7、面带微笑

在人际关系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脸上常带三分笑,就能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家长去外地务工或者因其他原因缺乏和孩子沟通交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界,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像10年前那样轻松自如,师生间的沟通是教育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qcsq3kuaw6m3qp9xkwe9ersa9pruq00xc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