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过程的方向性。
2、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不同的表述,以及这两种表述的物理实质。 3、知道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为什么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二)过程与方法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方式与其他物理定律的表述方式有一个显著不同, 它是用否定语句表述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不只一种,对任何一类宏观自然过程进行方向的 说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学习本节时注意这一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使学生明白热机的效率不会达到100%,我们只能想办法尽量提高热机的效率,但不能渴求达到100%。
2、 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中的能量都是守恒的,但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 宏观过程并不是都能发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常见的表述。 教学难点:
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2、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在地球上贮存量十分丰富的海水总质量约达1.4×1018吨,它的温度只要降低0.1℃,就能释放相当于1800万个功率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而人类都不能利用这种“新能源”,究其原因,是因为涉及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我们在初中学过,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就要吸收热量;当物体温度降低时, 就要放出热量。而且热量公式Q = cm△t,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地球上有大量的海水,它的总质量约为1.4×1018 t , 如果这些海水的温度降低0.1oC,将要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海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下面请大家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Q = 4.2×103×1.4×1018×103×0.1 J = 5.8×1023J
这相当于1800万个功率为100万千瓦的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为什么人们不去研究这“新能源”呢?原来,这样做是不可能的,这涉及物理学的一个基本定律,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二)新课教学 1、热传递的方向性
演示实验:点燃酒精灯,用钳夹住事先准备好的铁块,在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问学生现在如果用手摸会出现什么现象?下面把灼热的铁块放入冷水中,过一段时间,拿出铁块现在你们敢用手摸吗?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教师给予启发
学生回答: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自发地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再让学生列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例如:雪花落在手上就融化,挨着火炉就温暖等等。
利用课本中“思考与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对话交流。
教师反问学生: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现象,热量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使低温物体的温度越来越低,高温物体的温度越来越高。这里所说的
“自发地”,指的是没有任何外界的影响或帮助。学生思考讨论一会后,有的同学可能产生疑问:电冰箱内部的温度比外部低,为什么致冷系统还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给外界的空气?
教师展示电冰箱模型给学生简要讲解(多媒体课件)。
这是因为电冰箱消耗了电能,对致冷系统做了功。一旦切断电源,电冰箱就不能把其内部的热量传给外界的空气了。相反,外界的热量会自发地传给电冰箱,使其温度逐渐升高。
总结:热传导的方向性: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要实现相反过程,必须借助外界的帮助,因而会产生其他影响或引起其他变化。
结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
老师讲解对定律的理解:这里阐述的是热传递的方向性.在这个表述中,“自发”二字指的是:当两个物体接触时,不需要任何第三者的介入、不会对任何第三者产生任何影响,热量就能从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时,这个“自发”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指向低温物体的。
教师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实质上就是:热传递过程是不可逆的。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第二类永动机)
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类永动机及其不能制成的原因(违背了能量守恒),接着来学习第二类永动机。
分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热机是一种把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的装置? 2、热机的效率能否达到100%? 3、第二类永动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