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试论法兰克福学派论域转向的一个契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试论法兰克福学派论域转向的一个契机

霍克海默通常被视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组织者而不是理论的建设者,与他那些才华横溢的同事相比,其学术地位显得黯然失色。但学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订立了具体的研究任务以及批判理论的纲领,是法兰克福学派实际上的领路人和设计师,哈贝马斯也认为他无可争议地堪称是所有合作项目的主心骨。尽管哈贝马斯作出如此评价,但他与霍克海默的思想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也造成了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发展方向上的蜕变,其中的关键在于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工具化的理性概念的解读。 一、霍克海默的工具化的理性概念

1944年当时流亡到美国的霍克海默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五次题为社会与理性的讲座,以概要的形式介绍了他与阿多诺合作的成果。三年后这些讲稿被编辑成《理性之蚀》(EclipseofReason)出版,工具化的理性一词最初以英文的形式出现在自然的反抗一章中。霍克海默认为,人类在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并不是独立地外在于周围的世界,而是每一个主体在不得不去征服外在自然的过程中,都必须同时征服自身内在的自然,使自己的身体和思维接受工具的控制。因此,人类主体也与外在自然一样,越来越被看作是手段或工具。支配自然包含着对人类自身的支配,随之而来的就是被压抑者(自然)的反抗:自然巳经失去了它引人敬畏的特征,失去它隐秘的质,自然已经完全被剥夺了通过人的心灵而发言的机会,甚至通过那些居于特权地位的(思辨哲学家)群体的被扭曲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机会也不复存在,自然似乎要实施自己的报复了。 二、哈贝马斯对工具理性概念的解读

那么,霍克海默的工具理性批判又从何而来呢?首先,它来自于阿尔弗雷德?施密特对霍克海默英文本的《理性之烛》的翻译整理,而影响更为深远的解释来自于哈贝马斯对这一翻译的解读。施密特一直致力于重新编辑和出版霍克海默的著作,他把英文本的《理性之蚀》翻译成德文并取名为工具理性批判,并把这份20多年前的讲稿与霍克海默回到德国以后的一些论文和演说合并为《工具理性批判》一书出版。尽管霍克海默一再表示,自己一直踌躇于是否应该重新出版他早期的作品,因为他不希望人们不假思索地、教条地把批判理论运用于实践,但当时包括

1

批判理论在内的整个文化都面临着被权力统治所埋没的危险,因此《工具理性批判》在新的环境下又重现面世了。

三、对工具化的理性概念及其解读的反思

霍克海默的工具化的理性概念有其自身原初语境和思想史逻辑,并不等同于施密特所翻译的工具理性,更非哈贝马斯从韦伯意义上所理解的目的合理性。用叔本华的话来说:作为工具的并不是哲学(叔本华,第10页),同样,作为工具的也并不是理性,而是理性的替身在冒充理性。

社会批判不能仅仅停留于抽象的历史哲学批判和规范化的政治哲学,而是要回到历史当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第一性的,而是被特定历史阶段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关系所中介与再生产出来的,表面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能通过理性与自然和解这种理想的方案来解决,也不能依赖于用新的社会合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而是要认识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统治关系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主观理性的技术,而是资本逻辑的统治。资本的逻辑通过构造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一种自然的、工具的关系,把自身标榜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并通过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断建造出适宜于自身统治的结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人对自然的技术支配所导致的科学与社会危机,不能通过假设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哲学思维方式,而必须通过历史的政治的活动。只有改变以颠倒的物化面目呈现出来的当下的社会历史条件,才能从根本上摧毁资本逻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统治,把人类从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中解脱出来。

  • 正文标题

  • 上下篇章

  • 相关推荐

  • 精选图文

8q2mc1zx527dd7d92wae4uc568cqcf01a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