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对杜牧《赠别》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民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A、前两句中,“无情”正是“多情”,正是情之至真至深的表现;“总无情”、“笑不成”写出了惨然相视、默然无语的情态。
B、后两句借烛写惜别,间接写出了好友彻夜相伴,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景。
C、诗中塑造了两个形象,一个是诗人自己,另一个是蜡烛。两个形象交相辉映,把离别之情表现得意境悠远,余韵绵绵。
D、诗歌用拟人手法,借拟人化的蜡烛形象将离别之情表现得理为趋势深切。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3—94题 如 梦 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93、对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起句,溪亭醉饮,不知归路,表明游兴沈酣,乐而忘返,从而提示了女词人的倜傥豪放与洒脱的性格。
B、“兴尽晚回舟”句承上启一,句中的“兴尽”是词眼,既含酒兴,更表明游兴,意思是乘兴而为,兴尽而返。
C、结句,说的是眠宿在沙滩上的鸥鹭,被游人急切寻找归路拼力划船的击浆声所惊骇,扑楞楞拍翅飞起的美妙景象。
D、“记”字领起全词,表明写的是回忆之事;加一“常”字,足见其难忘;
词的意趣也由此而加深。
94、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运用白描手法,虽简练如洗,却不平铺直叙。 B、这首词取寻常语度入间律,语言朴实,韵律优美。
C、同样是写“舟”,这首词表现的意趣,与作者“常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D、同样是写“花”,这首词表现的情怀,一作者在“绿肥红瘦”的海棠上的寄寓大同小异。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95—96题。 丑奴儿 #8226;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95、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楼层”,即“高楼”。“强说愁”,勉强去写心中愁苦。 B、“欲说还休”:想说(愁)而不说。“却道”,即“只说”。
C、词的上阕写年轻时的纯真、幼稚,对社会缺乏深刻的感受,“识愁滋味”,喜欢登高览景。
D、词的下阕,写出了自己如今年事已高,空怀报国之志的愁苦。 96、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组是
A、这首词以少年时不知“愁”和而今识尽“愁”作对比,写自己备受打击、饱经折磨之后的心情。
B、词篇以生活为基础,两种创作经历对比真切,渗透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C、词的上下阕紧扣一个“愁”字、其含义是相同的。
D、这首四十四字的词,包含了纯真、幼稚、深觉、忧郁、激愤之情,情感真切,内容丰富。
九、 修辞
97、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 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 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 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98、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① 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 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 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 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99、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100、下列语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 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B、 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 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D、 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