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学生常见学习疑惑解答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题记:这个世界不可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但是你可以先变成世界想要的样子,融入它,最终影响和改变它。

中学生常见疑惑问题解答

1、总感觉父母老是把自己和别人对比,而偏偏自己没有别人那么出色,很苦恼,很嫉妒,有没有?

相信自己不特殊,相信自己每天能进步。我们的价值观是完善自我不是打败同伴。亲人首先在乎的是你的幸福,分数和你当下的幸福感完全无关,尽管它影响了你以后的幸福。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左右你的情绪。

2、提不起兴趣学怎么办?

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我现在在干什么,是在浪费时间还是在利用时间?

3、那些学霸真的很厉害,我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绝望中。

今天特别鼓励同学们,那些过来的学长们曾经和你们一样,一样地怪自己太笨,怪别人太聪明,但是他们还是成了大家认为的天才。学习难东西不能想着一次消化干净,我们要学牛吃草,努力往胃里装,然后反刍,所有的强大都是熬出来的。努力让自己拥有长链思维的本领,拥有连续作战的本领,拥有遇难不惧的本领,拥有越挫越勇的本领,躲避困难会使困难加倍。

4、学习有一种焦虑感,老感觉别人超过自己,而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超越别人? 有些事情急不来,比如你以前欠下了的。但是只要自己能够确信,自己每天都有进步——掌握了当天所学,坚持下去,减少出错,就自然而然会上去。

5、都说坚持重要,为什么坚持不下去?

坚持的确重要,坚持依靠习惯而不是毅力。习惯的养成要经过痛苦期(通常一周左右),痛苦期要说服自己咬牙渡过;适应期(21天)要鼓励自己已经坚持了那么长时间了。28天后,

基本上就养成习惯了:当你咬着牙克服了一个有一个难关,当你觉得自己掌握了某个你一直认为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解了一道难题,这时候就慢慢地也就有了兴趣。学习是苦的,但也有乐趣在其中。

6、不同的性格在学习上有什么不同? 两种行为模式:

考拉型:放松,做决定需要一定时间,走路、动作较缓,若有所思,乐于倾听,耐心; 狮子型:紧迫感,喜竞争,走路、动作较快,进餐迅速,讨厌耽搁,不耐心。

考拉型的解决方法:当机立断,现在就做;平衡表法,给自己设定最后时限;利用碎片化。 狮子型的解决方法:需要定期(比如一周)让自己静下来一次,回想本周所学知识点的关联、边界条件,把知识点串起来。

7、如何应对心理压力?

相信自己不特殊,相信自己是选拔出来的精英,相信自己每天能进步。我们的行动指南:好情绪高效率持之以恒,亲老师纳同学心悦诚服,横批:做最好的自己。

8、老师不关注自己怎么办?

教师是学校分配给大家的公共资源,谁抢到算谁的。关注都是自己主动争取的结果,中学老师通常不会像小学初中那样表扬很及时、批评很及时、对优秀学生很看重。重复一句话:“成熟就是不依赖表扬能进步。”

9、学习的误区?

学霸感言:“我以前过于自信,喜欢一个人“跑单”,喜欢自己找很多题目,无计划地乱做。高一高二两年的惨败告诉我,那种做法绝对是事倍功半的。

制定了紧跟老师的原则之后,我每堂课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做笔记。我把每堂课的重点和疑难点随手编上序号,下课后,闭上眼睛,按序号从头回顾一下每堂课的重点,哪一个想不起来了,就看一下笔记,如果有疑难点就及时问老师,问其他同学,直到把问题弄懂。”

10、计划在学习中有什么用?

计划:时间已具体确定的事件,时间没有具体确定的待做事项;作业、练习等信息。 如果你没有计划,就是在计划着失败。

计划有大有小,有远期中期近期。远期和中期写下来,张贴在醒目的位置;近期计划每条督促自己按计划进行,只要计划是正确的,就不要着急着去改。

11、记忆有没有什么规律? 记忆规律:

时间间隔 刚刚记忆完毕 20分钟后 1小时后 8-9个小时后 1天后 2天后 6天后 一个月后 12、总感到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拒绝无效时间,尽可能减少浪费时间,利用一切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碎片化时间管理,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时间都去哪了?懒惰、拖拉、半途而废。

13、时间明显不够用,什么时间背单词?什么时候课外阅读?

所有小于十分钟的零散时间,比如排队买饭,比如等家人吃饭。只要自己心里惦记着,就总有机会做。多大时间干多大的事,自己心里要有谱。 走在人行道上,可以走快些;吃饭的时候,可以吃快些,节省出来的都是可供自己利用的时间。上帝给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随能抓住,随能利用的多,就是多赚的。

100% 58.2% 44.2% 35.8% 33.7% 27.8% 25.4% 21.1% 结论:重复,重复,再重复。 记忆量 14、晚上学到几点合适?

因人而异,不打疲劳战,也不用过分心痛自己,不用攀比别人,吃好点营养跟上,心态放平和,竞争才有效率。短时间和偶尔地熬到半夜倒还可以,一周内熬夜到12点的不应超过1次。而且熬夜超过23点后第二天人的精力会很差,基本上跟梦游似的,理解能力也会很差,会出现听课听得昏昏沉沉的现象。 如果你长期熬夜,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自己很久很久以前睡眠充足时感觉状态超好?不能因为其他人熬夜刷题你也就熬夜刷题,好像睡早了是罪过一样。错了,违背了自然规律的观念是错误的观念,你需要调整自己的生物钟。

15、每天课余时间如何分配?

回想当天所学的知识,做作业会占去60%-80%的课后大段时间,语文、英语的阅读和写作总归是要练好的,每天应该分配出45-60分钟的时间。在学校的课余时间基本上是碎片时间,最好利用重复知识点,记单词之类。回家和上学的路上也可以列条目回想知识点。知识点的串联和深度思考应该利用整块的时间静心进行。

16、自己确实是在努力学习,可是努力过后却无所收获,究竟是怎么回事?

努力过后无所收获,会让学生有种挫败感。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逆商经历,许多学生不一定能遇到过,而缺少这种经历,会让一路顺风顺水的学生在以后碰到更大的挫折后,容易一蹶不振,甚至会让有些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难以经受挫折,而酿成悲剧。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以及感受到的别人有意无意的目光,可以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强大。

方法不对,学得受罪。每个人都有适应其自身的方法。但不管再高明的方法,都得将基础知识牢牢掌握——理解并记住。这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讲方法。①通过四习掌握基础知识,掌握了基础知识后,②还要进行归纳整理,就是所谓的把书读薄,这需要提炼知识要点,提炼知识理论。③通过少量的习题来锻炼应用能力,习题要选经典习题,尤其是利用极限条件来设定条件,以掌握知识点、理论的精髓。④通过错题本错题进行反复做,彻底消除知识盲点和盲区。

具体的方法上,日常要通过限时限量(利用多少时间要达到多少数量)进行做常规题,做完题后进行思考时,要引入极限思维,极限思维能让学生充分直观地理解知识理论和知识点。这是提高的过程。方法不对,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开窍。何时开窍有个过程,但开窍却有可能是在归纳整理以及极限条件下做题目的任何时候出现,一旦开窍,就如同用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一下子豁然开朗。

17、感觉自己现在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苦于没有时间系统性地进行思索,作业量那么大,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思索和探索,都是被动地按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上课听讲,下课作业。老师的要求没法不遵守,要么被罚站,要么被批评。同时也担心自己万一思索不到位,连正常的学习节奏都打乱了。怎么办?

首先肯定一点:自己能够有意识地想就某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深入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那些被动性死读书的学生是不具备的。而且,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越强烈,说明该科知识没有被自己融会贯通,越需要自己进行深度思考。一旦自己进行过深度思考,相通了其内在逻辑外在边界条件后,就触类旁通,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子豁然开朗。

时间在哪里呢?利用时间管理,限时限量以及挖掘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给自己硬硬挤出那么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

进行某一科目的整体知识深度思考(一次只能思考一个科目)是必须要静下心来,不受干扰,晚上是最好的时间。课堂上听讲和课后做作业都不是深度思考,更不可能是全面思考。至少每周都应该进行一次深度思考和全面思考,全面思考是把本周和以前这一科目所学知识串起来,按一定的逻辑(时间,空间,方法,原因,结果等等)顺序,把知识关联起来,也可以对比性列出异同,范围和条件。对有些关联度不高的又很难理解的知识点,需要用到极限条件假设进行思考,以找到理论的边界条件,更深刻地领会理论、知识点。

18、做作业总是要做到很晚怎么办?

写作业要第一时间把简单问题快速搞定,硬骨头留给后面慢慢啃,啃不动留下,避免死缠烂打,有时题目本身就有毛病,非要搞个标准答案就不现实,对自己的理解要信任,不迷信答

中学生常见学习疑惑解答

题记:这个世界不可能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但是你可以先变成世界想要的样子,融入它,最终影响和改变它。中学生常见疑惑问题解答1、总感觉父母老是把自己和别人对比,而偏偏自己没有别人那么出色,很苦恼,很嫉妒,有没有?相信自己不特殊,相信自己每天能进步。我们的价值观是完善自我不是打败同伴。亲人首先在乎的是你的幸福,分数和你当下的幸福感完全无关,尽管它影响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q0ru67ymi7b8vd538ce5nrap1rg1l00xi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