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2024-2024学年中考语文最后模拟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B.“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一句中的“水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一句中将“毛孔”比作“嘴”,很形象。
D.设问在句中起强调的作用,比如“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将‘毛孔’比作‘嘴’”修辞方法类型分析不正确。“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是拟人修辞手法,不是比喻修辞手法。 【点睛】
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生活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在草原上蔓延的野花。 ..
B.白云山千峰突兀,沟壑纵横,有奇险之美。从远处遥望,白云山层峦叠翠,云雾缭绕,更富幽美的神..秘气息。
C.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倩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D.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使用正确;
B.突兀,指高耸的样子。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焕然一新”指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形容观众的感觉不恰当,“耳目一新”更恰当,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
D.一蹴而就,意思是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使用正确; 故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 3.根据提示默写。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⑤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⑥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⑧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答案】①归雁洛阳边 ②马作的卢飞快 ③断肠人在天涯 ④所谓伊人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⑥提携玉龙为君死 ⑦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解析】 【详解】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处注意“雁、涯、伊、历、携”等字词的书写。 三、现代文阅读 4.现代文阅读
花朝节的纪念 宗璞
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出世的日子,为花朝节。节后十日,即农历二月二十二日,从1894年起,是先母任载坤先生的诞辰。迄今已九十九年。
母亲在民国初年进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和我的父亲冯友兰先生在开封结婚。
家里有一个旧印章,刻着“叔明归于冯氏”几个字。叔明是母亲的字。以前看着不觉得怎样,父母都去世后,深深感到这印章的意义。它标志着一个家族的繁衍,一代又一代来到世上扮演各种角色,为社会做一点努力,留下了各种不同的色彩的记忆。
在我们家里,母亲是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日常生活全是母亲料理。三餐茶饭,四季衣裳,孩子的教养,
亲友的联系,需要多少精神!我自幼多病,如果没有母亲,很难想象我会活下来。在昆明时严重贫血,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当时的治法是一天吃5个鸡蛋,晒太阳半小时。母亲特地把我的床安排到有阳光的地方,不论多忙,这半小时必在我身边,一分钟不能少。我曾由于各种原因多次发高烧,除延医服药外,母亲费尽精神护理。用小匙喂水,用凉手巾敷在额上。有一次高烧昏迷中,觉得像是在一个狭窄的洞中穿行,挤不过去,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一抓到母亲的手,立刻知道我是在家里,我是平安的。后来我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在挨千刀的过程中,也是母亲,一次又一次陪我奔走医院。我过了四十岁,还是觉得睡在母亲身边最心安。
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我们的堂姑父张岱年先生说,“冯.先生做学问的条件没有人比得上。冯先生一靠子没有买过菜”。他的生活基本上是水来湿手,饭来张口。在昆明时一次父亲患斑疹伤寒,这是当时西南联大一位校医郑大夫诊断岀的病,治法是不吃饭,只喝流质,每小时一次,几天后改食半流质。母亲用里瘠肉和猪肝做汤,自己擀面条,擀薄切细,下在汤里。有人见了说,就是吃冯太太做的饭,病也会好。
母亲把一切都给了这个家。其实母亲的才能绝不只限于持家。母亲毕业于当时的女子最高学府,曾任河南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算术教员。她有一双外科医生的巧手,还有很高的办事能力。
50年代初至1966年,母亲做居民委员会工作,任北大燕南、燕东、燕农、镜春、朗润、蔚秀、承泽、中关八大园的主任。曾为家庭妇女们办起装订社、缝纫社等。母亲不畏辛劳,经常坐着三轮车来往于八大园间。这是在家庭以外为社会服务,她觉得很神圣,总是全心全意去做。50年代有一次选举区人民代表,不记得是哪一位曾对我说,“任大姐呼声最高”。这是真正来自居民的声音。
我心中有几幅图像,愈久愈清晰。
一幅在清华国乙所,有一间平台加出的房间,三面皆窗,称为玻璃房。母亲常在其中办事或休息,她那时大概不到四十岁,身着银灰色起蓝花的纱衫,坐在房中,鬓发漆黑,肌肤雪白。常见外国油画有什么什么夫人肖像,总想怎么没有人给母亲画一幅。
另一幅在昆明乡下龙头村。静静的下午,泥屋、白木桌,母亲携我坐在桌前,为我讲解鸡兔同笼四则题。父亲从城里回来,点说这是一幅乡居课女图。
还有一幅图像便是母亲弯着腰站在欢快的流水中,费力地洗衣服,还要看着我们不要跑远,不要跌进河里。
60年代末母亲患胆结石,经常大发作,疼痛,发烧,最后不得不手术。夜里推进手术室,父亲和我在过厅里等,很久很久,看见手术室甬道那边推出一辆平车,一个护士举着输液瓶,就像一盏灯。我们知道母亲平安,仍能像灯一样给我们全家以光明,以温暖。这便是那第四幅图像了。
母亲虽然身体不好仍是操劳家务,真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她总是说,你们专心做你们的事。我们.能专心做事,都因为有母亲,操劳一生的母亲!
1977年9月10日左右母亲忽然吐血,拍片后确诊为肺门静脉瘤。母亲的病发展很快。最后用杜冷丁控制疼痛,人常在昏状态。一次忽然说:“要挤水!要挤水!”我俯身问什么要挤水,母亲睁眼看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