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小说是虚构的”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两篇精读课文和《在柏林》一篇略读课文组成。《桥》描写了老支书在洪水袭来的时刻,镇定指挥全村人过桥撤离,舍己为人的故事;《穷人》记叙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桑娜和渔夫在自己家生活十分贫穷的情况下,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课文赞美了穷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在柏林》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令人凄楚的故事:一位后备役老兵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但还是被迫把妻子送进疯人院后再去参战。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根据已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虚构的故事。《语文园地》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和情节描写刻画人物,通过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了解情节描写的作用,了解关键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尝试写出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2.单元重点:
(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与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
(2)习作时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在学习这三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去想象,从而达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从生活中提起素材,再加以想象,从而成为创编生活故事的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找词找句,圈圈点点划划,读读体会的感悟方法。但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教师必须准备必要的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以此来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再次,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抓重点语句理解、感悟课文,在体会重点语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还要再多引导,多下功夫。
第 1 页 共 14 页
【教法建议】
1. 在阅读小说教学中教学中,要以小说情节为基础,小说阅读中,虽然人物形象是中心,但人物形象是建立在一定故事情节上的,因此,要准确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还得熟悉故事情节。其次要以人物形象为重点,人物形象包括了任务的思想特征、性格特征、精神风貌,结合这几方面去分析才会全面。最后要注重环境分析,环境是小说存在的背景,为小说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范围,也是小说人物活动的场所。小说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为教师要始终立足于学生这个主体,引导学生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去阅读和学习,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以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为切入点来理解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能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教师做适当点拨。
3.本单元的习作的要求是:给出小说三要素,要求编写小说,在教学时要结合前面学过的三篇文章来进行,以此为切入点,随后要明确本次习作要紧紧围绕主人公来展开,同时要把故事写完整,故事情节要曲折,有吸引力。
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篇章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12.桥 13.穷人 14.在柏林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合计
12桥(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体会老支书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请你支持我 笔尖流出的故事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内容 课时 2 2 1 1 2 2 10 第 2 页 共 14 页
3.领悟环境描写以及设置悬念的结尾对烘托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体会小小说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1.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词语。。 2.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播放山洪爆发的视频)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场面,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汹涌 澎湃 凶猛)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看看在这山洪无情的小山村里发生了感人事情吧! 二、介绍作者及小说文体 1.谈歌,原名谭同占。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天下荒年》、《票儿》、《家园笔记》等。 2.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 (1) (2) 第 3 页 共 14 页
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3)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咆哮 嗓子 流淌 沙哑 揪住 呻吟 废话 (重点指导生字“呻”为翘舌音;前鼻音“呻”,后鼻音“淌”等。) (2)学习多音字:折(shézhézhē)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树林里的小树苗,有些被折断了。 (4) (5) (7) (8) (17-29②读一读:她从没做过折(shé)本生意,这次贩运果苗,由于车祸折(zhé)) 断了树根,折(zhē)腾了一个多月依然赔了很多钱。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咆哮 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势不可当 形容人暴怒喊叫或水流奔腾的巨大声响。 狞笑 推举,拥护。 拥戴 凶狠恶毒的笑。 沙哑(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放肆 噪音低沉,不圆润。 呻吟 为追念死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而举行仪式。 祭奠指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或者发出像叹气的声音。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定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9-12) (13) (14) 第 4 页 共 14 页
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四、学习“会写字” 咆 哮 嗓 淌 哑 揪 呻 废 1.学生字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15) (16)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咆、哮、嗓、哑、呻”,左右结构,左小右大。 “淌、揪”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废”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淌、揪”,学生练写。 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上部是小字头。 揪: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的“禾”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17-29)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 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老支书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而将危险留给了自己。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2.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第 5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