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劝导》的电影改编
罗 绮
【摘 要】小说包含人物、情节、环境三种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与电影的基本构成类似,使其成为电影改编最偏爱和钟情的素材来源。可是从叙事符号的角度来看,小说和电影又迥然不同。小说使用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来讲述故事,而电影则通过具体化的影像和声音来传播信息。正是因为两者在表现方式上的巨大差异,由小说改编为电影的过程才充满了困难和挑战。经典小说作为文学中已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在被改编为电影时便备受关注。本文针对简·奥斯汀的经典小说《劝导》和2007年在英国上映的同名电影进行研究,主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小说的文本内容和电影中镜头语言叙事之间有关人物塑造和情节增删的差异,进而探讨经典小说的电影改编。 【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 【年(卷),期】2017(000)018 【总页数】2
【关键词】《劝导》;经典小说;电影改编
1 经典小说改编的研究状况及理论发展
我国著名戏剧作家夏衍曾经在《杂谈改编》一文中指出“特别是改编在文艺上已有定评的‘名著’,许多人认为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现实的确如此,很多对经典小说改编电影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可见经典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所谓经典小说是指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有极高的价值,在读者中享有很高声誉的文学作品。而电影作为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大众消费品被人们广泛而自然地接受,将经典小说
改编为电影能够扩大小说的影响范围。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普遍将“是否忠实于原著”作为对经典小说电影改编的唯一评价标准。这种“忠实”不仅仅是指电影对小说人物情节的再现,还要重现小说的整体风格﹑艺术特色和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等。因此要求电影改编“忠实”于原作变成了变相的“再现”原作。在《论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中,李振潼归纳了当时电影改编中存在的两个问题——“你不如我”和“你不像我”。在极为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时期,改编的创造性并没有被忽视,只是与“忠实”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注较少。
2 《劝导》小说文本与电影之间的差异分析
简·奥斯汀的六部小说都已经被搬上荧幕,其中还有被改编翻拍过多次的作品。这不仅说明了简·奥斯汀小说的艺术造诣之高,同时也体现出其小说在改编为电影方面的优势。《劝导》作为简·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凝聚了她最为成熟的思想,分别在1971年﹑1995年和2007进行了三次电影翻拍。可是由经典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无缝对接,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产生这种距离的原因就是电影对于经典改编的再创造。这种以经典小说原著为蓝本的再创造能否体现原著的精神思想﹑尊重原著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改编过程中的巨大难题。
《劝导》在开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沃尔特爵士(Walter)虚荣自大的性格特点,但是在电影的开始我们并没有看到沃尔特爵士手捧《准爵录》阅读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安妮(Anne)消瘦苍白﹑容颜衰老之后的脸庞,接着直接叙述凯林奇(Kellynch)庄园入不敷出,不得不被暗中出租的故事背景。简·奥斯汀很少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来塑造人物,往往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和行为
举止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开篇对于沃尔特爵士的描写就是典型的例证。电影对安妮人物形象的弱化处理恰恰是对简·奥斯汀在小说文本中提到的已经27岁,其貌不扬的安妮的最好表现手法。电影没有直接表现安妮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她与其他人的互动来塑造角色。安妮在电影中与温特沃斯相见所表现出的小心翼翼,眼神的游移不定;与其他人交往时能够倾听他人的想法﹑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遇到紧急情况能够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等表现都让安妮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起来。
与安妮的人物形象设定恰恰相反的是电影对温特沃斯(Wentworth)形象的塑造。未见其人先听到其他人对温特沃斯赞不绝口的评价。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描写温特沃斯先生的笔墨并不多,可在电影中温特沃斯先生被塑造成一个无论从身高长相﹑举止行为等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的角色。与小说文本中的寡言少语﹑外表冷酷,但内心却备受煎熬的温特沃斯相比,影片中的他虽然外表完美,但却缺少对于他心理变化过程的具体表现。除此之外,小说在改编为电影后,玛丽作为小说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中更显傲慢刻薄,而对于她时常无病呻吟﹑毫无理由生气抱怨的性格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玛丽人物形象缺点的放大更能够凸显安妮道德品质的高尚和在生活中会察言观色的特点。这种在电影镜头语言中的“放大”不仅能够更加鲜明生动﹑直观迅速地向观众传达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还能够充分增加电影的艺术和戏剧效果。 电影用蒙太奇﹑空镜头﹑声音与画面相结合等多个角度来表达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以此构成电影镜头的叙事。蒙太奇是指电影通过镜头组合的手段来实现叙事的一种常见的方式,而空镜头可以对应理解成是小说中对特定自然环境﹑特定物品的描写。电影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使用直观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