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19-2020学年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 【详解】A. 蒸馏是在密闭容器中给溶液加热,收集一定温度范围内的馏分的操作,不合题意; B. 升华是固体受热后,不经过液态而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符合题意; C. 干馏是以煤或木材为原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不合题意;
D.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萃取剂与原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入萃取剂的过程,不合题意。 答案选B。
2.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B. 滴加液体
C. 给溶液加热
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正确;
B. 滴加液体,错误,胶头滴管不能插入试管内;
C. 给溶液加热,错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D. 过滤,错误,漏斗颈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故选A。
3.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A. 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 B. 使形成沉淀的纯度更高
C. 排除SO42-以外的其他阴离子及Ag+的干扰 D. 排除Ba2+以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干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故A错误;B、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纯度没关系,故B错误;C、加盐酸时,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干扰,故C正确;D、用盐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Ag+以及某些阴离子的干扰,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盐酸的作用,注意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微粒对实验的干扰。
4.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 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 过滤操作中,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与烧杯内壁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在滤操作中,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上,防止滤纸弄破,故A不符合; B. 在滤操作中,漏斗下端口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B不符合; 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径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溅出,故C不符合; 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防止污染药瓶,故D符合; 答案选D。
【点睛】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
5.两瓶体积相等NO、N2+O2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对于N2+O2的混合气体,我们可利用极值法进行分析。在同温同压时,若两瓶气体的体积相等,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只有当N2、O2等摩混合时,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NO的相对分子质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
量相同。
【详解】A. 不管是1molNO、还是1mol(N2+O2)的混合气体,都含2mol原子,所以二者所含原子数相等,正确;
B. 只有在N2与 O2等物质的量混合时,1mol (N2+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与1mol NO的质量才相等, 所以气体密度不一定相等,错误;
C. 由B中分析可知,1mol NO与1mol (N2+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错误; D. 由分析知,只有当N2、O2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NO的相对分子质量才相等,所以混合气与NO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错误。 答案为A。
6. 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胶粒直径小于1nm C. 胶粒带正电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互相排斥的结果。注意,胶粒作布朗运动虽然也是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但其处于次要的地位。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7.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 ③淀粉溶液 ④蔗糖溶液 ⑤Fe(OH)3胶体 ⑥肥皂水. A.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鸡蛋清溶液,既是溶液又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②水,不属于分散系,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③淀粉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蔗糖溶液,属于分散系,但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⑥肥皂水,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应只包含④。 因此答案为D。
B. ③④
C. ②④⑥
D. ④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点睛】分散系是混合物,水是纯净物,所以水不属于分散系。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常会错误地认为,水是分散系。
8.往含有H、Fe、Cu、Ag四种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镁粉,最先得到的还原产物是 A. H2 【答案】D 【解析】
B. Fe
C. Cu
D. Ag
+
2+
2+
+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以下四种单质的还原性的大小顺序:Fe>H2>Cu>Ag,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的大小顺序与上面的顺序相反,即Ag> Cu >H >Fe, Ag的氧化性最大,所以Ag+先与加入的镁粉反应,被还原为Ag,答案D正确。
点睛: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时,先与氧化性大的粒子反应,同样的道理,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大的粒子反应。 9.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Na2SO4=2Na +SO4 B. NaOH=Na +O +H C HCN=H+ +CN-
D. Ca(NO3)2=Ca +2(NO3) 【答案】A 【解析】
+
2-+
2-+
+
2-+
2+
+
2+
+
【详解】A. Na2SO4=2Na+ +SO4 2-,正确; B. NaOH=Na+ +O2- +H+,错误,OH-不能拆开; C. HCN=H+ +CN-,错误,HCN是弱酸,中间应用“
”隔开;
D. Ca(NO3)2=Ca+ +2(NO3)2,错误,(NO3)2应写成2NO3-。 故选A。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 H2O2
2 H2O + O2↑
B. 2 Al(OH)3
Al2O3 + 3 H2O
C. FeO + 2 HCl = FeCl2+ H2O 【答案】A 【解析】 略
D. CuCl2+ 2 NaOH = Cu(OH)2↓+ 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