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播音主持教案
1.准确规
播音吐字应准确规,这是首要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的语言传播工作,同时还承当着向全民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要做到准确规,就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法都要准确无误。在这个根底上,还要努力提高发音质量,改正那些一般人不易发觉的细小的发音问题,取得比人们日常口语更好的效果。可以说,播音吐字所要求的准确规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更为格和精细。 2.清晰集中
字音清晰是播音吐字的又一明显特点。清晰的播音吐字具有良好的穿透力。吐字清晰以发音准确为根底,但准确并不能代替清晰。清晰的吐字建立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音技巧之上,而不是提高音调或加大音量所能奏效的。发音集中可提高字音的清晰度——这也是积极的发声状态的反映。同时,声音集中还便于话筒吸收,提高发声效率。在使用小音量或播讲环境较为开阔、嘈杂的情况下,发音集中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 3.圆润饱满
吐字既要准确清晰,又要圆润饱满,前者关系到“字正〞,后者关系到“腔圆〞。圆润饱满,就是要有比拟丰富的泛音共鸣,使字音悦耳动听。这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我国传统说唱中的所谓“吐字如珠〞,就是对吐字圆润饱满的形象描绘。当然,“腔圆〞也好,“珠圆玉润〞也好,都是形容字音的优美动听,但必须注意的是,圆润是以字音准确清晰为前提的,不可为追求声音优美而损害了字音,不能因为追求“形〞而丢了“神〞 4.流畅自如
字音只有进入语流才能传情达意。播音吐字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才有助于表达。如果字音咬得过死,一字一板,不仅雕琢痕迹明显,听起来不自然;而且还会使语流滞涩,影响语言表达的顺畅。日常生活当中的说话有起伏变化,播音吐字也要遵循生活语言的规律: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该强那么强,当弱那么弱。这样,语言才能像水一样流动起来——水的声音听起来总是悦耳的。
吐字流畅自如与吐字准确、清晰、圆润看似矛盾,其实是相互统一的。准确、清晰、圆润是就整体而言的,它们构成了播音吐字的根本特点;但是作为“说〞的语言艺术,播音需要使语言尽可能自然流畅,贴近生活。如果每个字都保持同一发音式,都要到达同一标准,那么,播音语言就会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的“字话〞。而为了防止沦为“字话〞,就非常需要在播音实践中强调吐字应该富于变化,要根据表达需要的不同而“活用〞,克制由于片面认识造成的吐字刻板僵死的吐字式 二、根本技巧
播送播音吐字有多种技巧,熟练掌握了,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得掌握以下吐字技巧: 1.字头有力,叼住弹出
从语音角度看,字头包括声母和韵头。韵头和声母结合得十分严密,直接影响声母发音时的唇形,韵头是声母到主要元音(字腹)之间的过渡性成分,因此要注意“四呼〞(即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韵母)对声母的影响,发音时做到声母加韵头一步到位。 字头发音又称“出字〞,一般要求成阻有力,除阻轻捷。所谓“叼住〞,是指声母的成阻部位要准确,又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度,以形成有力的阻气、蓄气。叼字的力量应集中在唇舌的纵中部,而不能满口用力。所谓“弹出〞,是指声母除阻要轻捷,具有弹动感,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使拙劲。
就像“叼〞字本身所表达的那样,“叼〞要用巧劲儿,“噙字如噙虎〞,不能过松或者. 可修编
. .
过紧。叼住了,才能弹发有力,并带动整个音节,使之响亮清晰。字头发音口腔相对闭合,具有阻气、蓄气作用。如果叼字无力,气息会大量流失,影响到字头和整个音节的力度。但如果叼字过死,也会使发音显得笨拙。所以,字头成阻和除阻的力量既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字头发音时强调“叼〞的感觉,并不能把“吐字〞简单地理解为“喷吐〞,过分向外用力。只有“叼〞才能和取气、共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照搬说唱艺术的“喷口〞,容易造成字散、声塌、气竭等问题。 2 字腹饱满,拉开立起
字腹在整个音节中明显突出:一面,它作为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开口度最大,因而比拟响亮;另一面,它的发音较完整,持续时间较长,给人的听感显著。一个音节的发音能否到达“玉润珠圆〞,与字腹有密切关系。
“字腹饱满〞指的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发音清晰、共鸣充分,字音随着口腔的由闭到开好似“立〞了起来,因而又称“立字〞。“拉开〞,指字头“弹出〞后应迅速翻开口腔,使气流在口腔形成较丰富的泛音共鸣。口腔开度要大,应有竖着展开的感觉。“立起〞,指主要元音的发音要占据足够的时间,使其响亮、圆润,在听感上形成字音立起来的饱满感。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有字音“挂〞于上腭的感觉。“立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个音节里突出字腹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字腹的发音是在滑动中完成的,即使是单韵母,其发音动作也要在本音位围做轻微移动,不可僵死不变,复韵母的滑动感更为明显。有人以为字腹发音要保持一种固定的状态,这是不对的。此外,字腹的发音不可横咧,那样口腔就难以拉开,字音就会发扁;字腹也不可过分拉长,那样会造成拖腔唱调。 3 字尾归音,趋向鲜明
字尾处于音节的末端,是发音过程中力度逐渐放松、气息逐渐减弱、口逐渐闭合、声音逐渐停顿的阶段,如果归音不到位,会影响字音的完整性。与出字、立字相比,归音的难度更一些。
“字尾归音〞是指字尾局部应发音完整,不能虎头蛇尾,只顾字头、字腹,不顾字尾。“趋向鲜明〞首先是指唇舌动作要“到位〞。如韵尾i,舌位应抬到一定高度;韵尾u,唇型应收圆;韵尾
n,舌尖要收到上齿龈,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韵尾 ng,舌根应收到软、硬腭交界处,并阻住口腔通道,鼻音一出立即收声。其次,“趋向鲜明〞还要求声音“弱收〞。所谓“弱收〞是指字尾发音时唇舌力量渐弱,声音简短,点到为止,不像音素单发时那么紧、那么长。对于开尾音节收音时的喉关闭动作,也应注意渐弱收止。 字尾发音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不归音。这往往是由于吐字时只注意了声音的响亮,没注意音节的完整,忽略了气息和声音处于衰落阶段的字尾,造成“半截字〞。也有的人矫枉过正,把字尾收得过紧、过强,违反了发音的生理规律,听起来僵硬呆板,势必影响吐字的流畅及语言的节奏。这两种情况都是实际播音吐字中需要注意的。 4 吐字的整体处理——“枣核形〞
字头、字腹、字尾三局部构成了字音的整体,人们形象地将其描述为“枣核形〞。这个“枣核形〞以声母为一端,韵尾为另一端,以韵腹为核心。从发音时口腔开度的变化来看,正好是由闭到开再到闭的过程,两头小,中间大;从时值来看,又是两头短中间长。 “枣核形〞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在咬字器官各局部不断滑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非由字头,跳到字腹,再跳到字尾。因此,整个字音要有滑动感、整体感。为了到达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要有气息的支撑。吐字时,嘴里要蓄满气,才能使字音结实、有光泽。否那么,字音是不会饱满圆润的。因此,“字头取气〞十分关键。
. 可修编
. .
“枣核形〞既是吐字归音的一种规格,又表达了清晰集中、圆润饱满的审美要求。它作为吐字技巧训练,对于发音的规格化是必要的。但是在语言表达中,“枣核形〞应有所变化, 拉长或缩短,这样才有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如果“枣核形〞一成不变,字字如出一辙,必然会削弱播送语言的表现力,破坏播送语言的节奏感,以致影响到播送容的表达。 第二节发音技法训练
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根底。在播音和主持时,气息的速度、流量、压力的大小与声音的上下、强弱、长短以及共鸣情况都有直接关系。可以说,要控制声音,驾驭语言,就必须学会控制气息。 所谓“控制气息〞,就是要学会胸腹联合呼吸法。在生活中,人们的本能呼吸是浅呼吸,即只作胸部呼吸。播音或主持时,用这种本能的呼吸法发音,时间一长,声带就会疲乏,声音就会嘶哑。而胸腹联合呼吸法,是要深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叶底部——横膈膜处,即一般人系腰带的地。它一般采用鼻子吸气,吸入横膈膜的气,使肋骨自然向外扩。此时,腹部有发胀的感觉。随着小腹逐渐收缩,气息也从小腹深处涌上来,推动声带发音。通过这种式发出的声音不仅洪亮、有力,而且持久,能保持整句话的声音都饱满圆润。与此相反,如果一吐气横膈膜就塌瘪,那么,气息就会像破了的皮球一样迅速泄掉,声音也就会失去气息的支持。这样造成的问题是: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没有气息支持,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就会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而呼吸本身很费力,声音也难以持久。关于呼吸的训练下一节会专门讨论,以下介绍气息训练的几种法。 1.软口盖练习法
最常见的是“闭口打哈欠〞,即打哈欠时成心不开嘴,而是强制用鼻吸气、呼气。 2.压腹数数法
平躺在床上,在腹部压上一摞书,吸足一口气,开场从1往后数。这是对气息输出作强制训练,以到达增强腹肌和横膈膜的控气力度的目的。做这个练习时,开场阶段压的书可少些,逐渐增加,即循序渐进。为了不占有工作中的时间,可利用睡前做这个练习。 3.气声数数法
先吸足一口气,屏息数秒,然后用均匀的、卑微的、带有气息的声音从1开场数数,就像是说悄悄话一样。和压腹数数法一样,在开场阶段可数得少一点。不过应注意,数数时尽量不撒气、不漏气。 4.跑步背诗法
平时跑步出现轻微气喘时,可背一首短小的古诗。开场训练时可两人配合进展,并肩小跑,一句接一句地背下去。背诵时,要尽量控制不出现喘息声;一首诗背完后,要调节呼吸,然后再继续进展。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剧烈运动时不可进展此项训练。 5.偷气换气法
选一篇或一段长句较多的文章,用较快的速度读下去;在气息缺乏时,运用“偷气〞技巧,读后确定最正确换气处。所谓“偷气〞,是指不要边发声边吸气,而是要用极快的速度,在不为人觉察时吸入局部气流。而换气,宜口鼻并用,以鼻为主,掌握时间差,使气流充分有。
用气推声的发音法虽然可以省力,但要发出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悠远的声音,还必须在用气推声的根底上,学会共鸣的发声法。因为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那么要通过胸膛、头腔、口腔、鼻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产生
人的声道主要共鸣器官有口腔、胸腔和头腔。这三个共鸣器的作用各有其妙处:口腔共鸣能使声音结实清晰,胸腔共鸣能使声音浑厚洪亮,头腔共鸣能使声音高亢明亮。但是,在没有经过正确的共鸣腔训练的情况下,一般人存在多共鸣发音的弊病。
. 可修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