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8米,24秒快出来的就是快车的车长192m,如果从辆车尾对齐开始算,则行28秒后快车超过慢车那么看来这个慢车比快车车长,长多少呢?长得就是快车这4秒内比慢车多跑的路程啊 4×8=32,所以慢车224.
【例 16】
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14秒,求乙车的车长.
【解析】 首先应统一单位:甲车的速度是每秒钟36000÷3600=10(米),乙车的速度是每秒钟54000÷3600
=15(米).此题中甲车上的乘客实际上是以甲车的速度在和乙车相遇。更具体的说是和乙车的车尾相遇。路程和就是乙车的车长。这样理解后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相遇问题。(10+15)×14=350(米),所以乙车的车长为350米.
【例 17】 在双轨铁道上,速度为54千米/小时的货车10时到达铁桥,10时1分24秒完全通过铁桥,后来
一列速度为72千米/小时的列车,10时12分到达铁桥,10时12分53秒完全通过铁桥,10时48分56秒列车完全超过在前面行使的货车.求货车、列车和铁桥的长度各是多少米?
【解析】 先统一单位:54千米/小时?15米/秒,72千米/小时?20米/秒,
1分24秒?84秒,48分56秒?12分?36分56秒?2216秒.
货车的过桥路程等于货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15?84?1260(米); 列车的过桥路程等于列车与铁桥的长度之和,为:20?53?1060(米).
考虑列车与货车的追及问题,货车10时到达铁桥,列车10时12分到达铁桥,在列车到达铁桥时,货车已向前行进了12分钟(720秒),从这一刻开始列车开始追赶货车,经过2216秒的时间完全超过货车,这一过程中追及的路程为货车12分钟走的路程加上列车的车长,所以列车的长度为?20?15??2216?15?720?280(米),那么铁桥的长度为1060?280?780(米),货车的长度为
1260?780?480(米).
【例 18】
一条单线铁路上有A,B,C,D,E 5个车站,它们之间的路程如图所示(单位: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E两站相对开出,从A站开出的每小时行60千米,从E站开出的每小时行50千米.由于单线铁路上只有车站才铺有停车的轨道,要使对面开来的列车通过,必须在车站停车,才能让开行车轨道.因此,应安排哪个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候的时间最短.先到这一站的那一列火车至少需要停车多少分钟?
【解析】
A
225千米
25千米 15千米 B
C
D
230千米
E
两列火车同时从A,E两站相对开出,假设途中都不停.可求出两车相遇的地点,从而知道应在哪一个车站停车等待时间最短.
从图中可知,AE的距离是:225+25+15+230=495(千米) 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是:495÷(60+50)=4.5(小时) 相遇处距A站的距离是:60×4.5=270(千米) 而A,D两站的距离为:225+25+15=265(千米)
由于270千米>265千米,从A站开出的火车应安排在D站相遇,才能使停车等待的时间最短. 因为相遇处离D站距离为270-265=5(千米),那么,先到达D站的火车至少需要等待:2:1(小时) ,x小时=11分钟
模块三 流水行船
【例 19】 乙船顺水航行2小时,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时.甲船顺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
时.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了几小时?
【解析】 乙船顺水速度:120÷2=60(千米/小时).乙船逆水速度:120÷4=30(千米/小时)。水流速度:(60-30)
÷2=15(千米/小时).甲船顺水速度:12O÷3=4O(千米/小时)。甲船逆水速度:40-2×15=10(千米/小时).甲船逆水航行时间:120÷10=12(小时)。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时多用时间:12-3=9(小时).
【例 20】 船往返于相距180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用10小时,逆水而上需用15小时。由于暴雨后水
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几小时?
【解析】 本题中船在顺水、逆水、静水中的速度以及水流的速度都可以求出.但是由于暴雨的影响,水速发生
变化,要求船逆水而行要几小时,必须要先求出水速增加后的逆水速度.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80÷10+180÷15)÷2=15(千米/小时). 暴雨前水流的速度是:(180÷10-180÷15)÷2=3(千米/小时). 暴雨后水流的速度是:180÷9-15=5(千米/小时).
暴雨后船逆水而上需用的时间为:180÷(15-5)=18(小时). 【例 21】 (2009年“学而思杯”六年级)甲、乙两艘游艇,静水中甲艇每小时行
112千米,乙艇每小时行54千
米.现在甲、乙两游艇于同一时刻相向出发,甲艇从下游上行,乙艇从相距27千米的上游下行,
两艇于途中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水流速度是每小时 千米.
【解析】 两游艇相向而行时,速度和等于它们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所以它们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10小
时.
相遇后又经过4小时,甲艇到达乙艇的出发地,说明甲艇逆水行驶27千米需要10小时,那么甲艇的逆水速度为1(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为24(千米/小时).
【例 22】 一艘轮船顺流航行 120 千米,逆流航行 80 千米共用 16 时;顺流航行 60 千米,逆流航行 120 千
米也用 16 时。求水流的速度。
【解析】 两次航行都用 16 时,而第一次比第二次顺流多行 60 千米,逆流少行 40 千米,这表明顺流行60
千米与逆流行 40 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即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 1.5 倍。将第一次航行看成是 16 时顺流航行了 120+80×1.5=240(千米),由此得到顺流速度为 240÷16=15(千米/时),逆流速度为15÷1.5=10(千米/时),最后求出水流速度为(15-10)÷2=2.5(千米/时)。
【例 23】 一条河上有甲、乙两个码头,甲在乙的上游 50 千米处。客船和货船分别从甲、乙两码头出发向
上游行驶,两船的静水速度相同且始终保持不变。客船出发时有一物品从船上落入水中,10 分钟后此物距客船 5 千米。客船在行驶 20 千米后折向下游追赶此物,追上时恰好和货船相遇。求水流的速度。
【解析】 5÷1/6=30(千米/小时),所以两处的静水速度均为每小时 30 千米。 50÷30=5/3(小时),所以货船
与物品相遇需要5/3小时,即两船经过5/3小时候相遇。 由于两船静水速度相同,所以客船行驶 20 千米后两船仍相距 50 千米。 50÷(30+30)=5/6(小时),所以客船调头后经过5/6小时两船相遇。 30-20÷(5/3-5/6)=6(千米/小时),所以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 6 千米。
【例 24】 江上有甲、乙两码头,相距 15 千米,甲码头在乙码头的上游,一艘货船和一艘游船同时从甲码
头和乙码头出发向下游行驶,5 小时后货船追上游船。又行驶了 1 小时,货船上有一物品落入江中(该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6 分钟后货船上的人发现了,便掉转船头去找,找到时恰好又和游船相遇。则游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解析】 此题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是一个追及问题。在货舱追上游船的过程中,两者的追
及距离是 15 千米,共用了 5 小时,故两者的速度差是 15÷5=3 千米。由于两者都是顺水航行,故在静水中两者的速度差也是 3 千米。在紧接着的 1 个小时中,货船开始领先游船,两者最后相距 3×1=3千米。这时货船上的东西落入水中,6 分钟后货船上的人才发现。此时货船离落在水中的东西的距离已经是货船的静水速度×1/10 千米,从此时算起,到货船和落入水中的物体相遇,又是一个相遇问题,两者的速度之和刚好等于货船的静水速度,所以这段时间是货船的静水速度*1/10÷货船的静水速度=1/10小时。按题意,此时也刚好遇上追上来的游船。货船开始回追物体时,货船和游船刚好相距3+3*1/10=33/10 千米,两者到相遇共用了 1/10 小时,帮两者的速度和是每小时 33/10÷1/10=33 千米,这与它们两在静水中的速度和相等。(解释一下)又已知在静水中货船比游船每小时快 3 千米,故游船的速度为每小时(33-3)÷2=15 千米。
【例 25】 (2008年三帆中学考题)一艘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9千米,
平时逆行与顺行所用的时间比是2:1.一天因下暴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艘船往返共用10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 千米.
【解析】 设平时水流速度为x千米/时,则平时顺水速度为?9?x?千米/时,平时逆水速度为?9?x?千米/时,
由于平时顺行所用时间是逆行所用时间的一半,所以平时顺水速度是平时逆水速度的2倍,所以
9?x?2?9?x?,解得x?3,即平时水流速度为3千米/时.
暴雨天水流速度为6千米/时,暴雨天顺水速度为15千米/时,暴雨天逆水速度为3千米/时,暴雨天顺水速度为逆水速度的5倍,那么顺行时间为逆行时间的,故顺行时间为往返总时间的
510?16?53116,为
小时,甲、乙两港的距离为15?53?25(千米).
【例 26】 一条小河流过A,B, C三镇.A,B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C
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3.5千米.已知A,C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某人从A镇上船顺流而下到B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镇,共用8小时.那么A,B两镇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 如下画出示意图
有A?B段顺水的速度为11+1.5=12.5千米/小时,有B?C段顺水的速度为3.5+1.5=5千米/小时.而从A?C全程的行驶时间为8-1=7小时.设AB长x千米,有两镇间的距离是25千米.
【例 27】 河水是流动的,在 B 点处流入静止的湖中,一游泳者在河中顺流从 A点到 B 点,然后穿过湖到C点,共用 3 小时;若他由 C 到 B 再到 A,共需 6 小时.如果湖水也是流动的,速度等于河水速度,从 B 流向 C ,那么,这名游泳者从 A到 B 再到 C 只需 2.5小时;问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由C 到 B再到 A,共需多少小时?
【解析】 设人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x,水速为 y ,人在静水中从 B 点游到 C 点需要 t 小时.
根据题意,有 6x?(6?t)y?3x?(3?t)y ,即x?(3?t)y,同样,有 2.5x?2.5y?3x?(3?t)y ,
32x12.5?50?x5?7,解得x=25.所以A,B即x?(2t?1)y;所以,
112,即 50?(1?112)?54611,所以 54611;(12?10)?60?54611?65511 (小
时),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由 C 到 B 再到 A共需 7.5 小时.
模块四 时钟问题
【例 28】
现在是10点,再过多长时间,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 时针的速度是 360÷12÷60=0.5(度/分),分针的速度是 360÷60=6(度/分)
即 分针与时针的速度差是 6-0.5=5.5(度/分),10点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60度, 第一次在一条直线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180度,
即 分针与时针从60度到180度经过的时间为所求。所以 答案为 12(分)
【例 29】 有一座时钟现在显示10时整.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再经过多少分钟,
分针与时针第二次重合? 【解析】
在lO点时,时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0,分针所在位置为刻度12;当两针重合时,分针必须追上50个小刻度,设分针速度为“l”,有时针速度为“所以,再过54
611112”,于是需要时间:50?(1?112)?54611.
分钟,时针与分针将第一次重合.第二次重合时显然为12点整,所以再经过
611?65511511(12?10)?60?54分钟,时针与分针第二次重合.
标准的时钟,每隔65分钟,时针与分针重合一次. 我们来熟悉一下常见钟表(机械)的构成:一
般时钟的表盘大刻度有12个,即为小时数;小刻度有60个,即为分钟数.
所以时针一圈需要12小时,分针一圈需要60分钟(1小时),时针的速度为分针速度的分针的速度为单位“l”,那么时针的速度为“54”.
【例 30】
某科学家设计了只怪钟,这只怪钟每昼夜10时,每时100分(如右图所示)。当这只钟显
112.如果设
示5点时,实际上是中午12点;当这只钟显示6点75分时,实际上是什么时间?
【解析】 标准钟一昼夜是24×60=1440(分),怪钟一昼夜是100×10=1000(分)
怪钟从5点到6点75分,经过175分,根据十字交叉法,1440×175÷1000=252(分)即4点12分。
【例 31】
手表比闹钟每时快60秒,闹钟比标准时间每时慢60秒。8点整将手表对准,12点整手表显示
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解析】 按题意,闹钟走3600秒手表走3660秒,而在标准时间的一小时中,闹钟走了3540秒。所以在标准
时间的一小时中手表走3660÷3600×3599 = 3599(秒),即手表每小时慢1秒,所以12点时手表显示的时间是11点59分56秒。
【巩固】某人有一块手表和一个闹钟,手表比闹钟每时慢30秒,而闹钟比标准时间每时快30秒。问:这块
手表一昼夜比标准时间差多少秒?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标准时间经过60分,闹钟走了60.5分,
根据十字交叉法,可求闹钟走60分,标准时间走了60×60÷60.5分,而手表走了59.5分, 再根据十字交叉法,可求一昼夜手表走了59.5×24×60÷(60×60÷60.5)分,
所以答案为24×60-59.5×24×60÷(60×60÷60.5)=0.1(分),0.1分=6秒
【例 32】
一个快钟每时比标准时间快1分,一个慢钟每时比标准时间慢3分。将两个钟同时调到标准时
间,结果在24时内,快钟显示9点整时,慢钟恰好显示8点整。此时的标准时间是多少?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标准时间过60分钟,快钟走了61分钟,慢钟走了57分钟,即标准时间每60
分钟,快钟比慢钟多走4分钟,60÷4=15(小时)经过15小时快钟比标准时间快15分钟,所以现在的标准时间是8点45分。
课后练习:
练习1. 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钟有
一辆公共汽车超过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解析】 紧邻两辆车间的距离不变,当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时,紧接着下一辆公汽与步行人间的距离,
就是汽车间隔距离.当一辆汽车超过行人时,下一辆汽车要用10分才能追上步行人.即追及距离=(汽车速度-步行速度)×10.对汽车超过骑车人的情形作同样分析,再由倍速关系可得汽车间隔时间等于汽车间隔距离除以5倍的步行速度.即: 10×4×步行速度÷(5×步行速度)=8(分)
练习2. 甲、乙两地是电车始发站,每隔一定时间两地同时各发出一辆电车,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车从甲、乙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每辆电车都隔6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张每隔8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王每隔9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已知电车行驶全程是45分钟,那么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 分钟.
【解析】 由题意可知,两辆电车之间的距离
10电车行12分钟的路程
48电车行8分钟的路程56小张行8分钟的路程 54电车行9分钟的路程?15小王行9分钟的路程
由此可得,小张速度是电车速度的72,小王速度是电车速度的?20,小张与小王的速度和是电车速度的1,所以他们合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电车行驶全程所用时间的24,即?84分钟,所以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54分钟.
练习3. 慢车的车身长是142米,车速是每秒17米,快车车身长是173米,车速是每秒22,慢车在前
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 根据题目的条件可知,本题属于两列火车的追及情况,(142+173)÷(22-17)=63(秒)
练习4. 高山气象站上白天和夜间的气温相差很大,挂钟受气温的影响走的不正常,每个白天快30秒,
每个夜晚慢20秒。如果在10月一日清晨将挂钟对准,那么挂钟最早在什么时间恰好快3分?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一昼夜快10秒,(3×60-30)÷10=15(天),所以挂钟最早在第15+1=16(天)
傍晚恰好快3分钟,即10月16日傍晚。
练习5. 某河有相距 45 千米的上下两港,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这天甲船从上港出发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4 分钟后与甲船相距 1 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小时可与此物相遇。
【解析】 物体漂流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相同,所以甲船与物体的速度差即为甲船本身的船速(水速作用抵消),
甲的船速为 1÷1/15=15 千米/小时;乙船与物体是个相遇问题,速度和正好为乙本身的船速,所以相遇时间为:45÷15=3 小时
月测备选:
【备选1】小明骑自行车到朋友家聚会,一路上他注意到每隔12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从后边追上小乐,小明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经典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