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记住原子及原子中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记住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时物质的、物质的可分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教育。 2、利用有关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性,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从微观角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相对质量的计算 3、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有人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你认为呢? 二、自主探究
1、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 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3、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 排布的。 4、一般地,金属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少于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
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多于 个,易 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三、合作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1、阅读课本P53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那么,它由哪些部分构成?
(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构成原子、原子核的各种粒子是否带电?若带
电,是带正电还是负电?
(3)用框图式表示原子的构成情况,并标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4)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5)什么叫核电荷数?
(6)原子有多大?相对原子来说,原子核的体积怎样? 2、从P53的表3—1,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1)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2)氢原子核内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3)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4) 所有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5)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6)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排满第一层才能排第二层,排满第二层才排第三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n为层序数.即第一层n=1,第二层
n=2)第一 层上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排8个电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 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4、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1) 弧线表示电子层。
(2) 圆圈表示 ,圆圈内的数字表示 。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 5、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
1、原子的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有什么样的关系? 2、原子的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有什么样的关系?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 关系密切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于4,易 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于4,易 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于8(氦等于2),有相对稳定结构,难发生化学反应
是什么? 四、复习巩固 1.填表 原子种质子数 类 氢 1 氮 钾 中子数 0 7 电子数 19 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14 39 氧 铁 8 26 8 30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能再分 B.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勤,没有单位 D.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4、组成一切原子必不可少的粒子是( )
A 质子 B 质子 电子 C 质子 中子 电子 D 质子 中子
5. 据英国《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己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 50 C. 126 D. 88
6. 我国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其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1 B. 2 C. 3 D. 4
7.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是53 B. 核外电子数是53
C. 中子数是53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5 8、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核电荷数为13,则铝原子由 个质子和 个中子构成一个原子核,核外有 个电子作高速运动而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
9、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各条件的粒子、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__________ (4)化学变化中一定改变的粒子____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板书设计
课题二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构成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也不同。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的特点:分层排布,能量低,离核近 2、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七、教学反思
课题二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离子和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方法。 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猜谜语“辞别儿女”(打一化学名词)——离子 二、自主探究
1、 叫做离子。 叫做阳离子, 叫做阴离子。
2、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如二氧化碳是由 构
成的, 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3、 国际上规定以一种 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科学家是 。 三、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合作,快乐学习) (一)离子的形成
观察多媒体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小组讨论:
1、什么叫做离子?阳离子是如何形成的?阴离子呢?
2、如何用符号表示离子?请用符号写出镁离子。
3、离子右上角的数字及符号表示什么意义?
4、物质除了有分子,原子构成的外,还有什么粒子构成的呢?他们三兄弟之间有什么联系?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由教材P56的表3-2
(思考)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 阅读课本表“几种原子的质量”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10-27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读数、记忆和使用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小麦的质量一样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2、讨论1000009
(1)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换算公式
即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有单位?
(3)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公式,用课本上提供的数据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将上题结果保留整数结合表3-2中的数据,思考:相对原子质量与构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