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吴中统计年鉴(2008)
1.38万户。横径街道建成全省首家村村有分社且注册登记的镇级物业股份合作总社。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20767万美元,较2006年增长20.8%,其中,出口324036万美元、进口19673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9%和6.0%,出口增幅明显快于进口。外国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453759万美元,其中,出口264371万美元、进口18938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7%、28.2%、5.6%,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7.1%、81.6%、96.3%。私营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热情明显高涨,200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1866万美元,其中,出口46469万美元、进口539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6%、54.7%、36.7%,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利用外资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年内成功举办苏州吴中·太湖经贸合作洽谈会暨金秋经贸招商周,以及赴日韩、欧美、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2007年,全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5家,办理增资130家,年内120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全年新增注册外资11.2亿美元,到账外资4.77亿美元,分别较2006年增长1.7%和8.3%,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65个。至2007年末,全区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有1395家,投资总额97.02亿美元,较年初增长11.2%;注册资本48.3亿美元,较年初增长10.3%,其中外方认缴45.63亿美元,较年初增长14.9%。
外经合作
全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发展。2007年,全区新签境外劳务合同金额341万美元,同期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72万美元。
引进内资
引进内资稳定发展。2007年,全区共引进内资项目170个,投资总额18.03亿元,注册资金12.53亿元;实际到账外地资金16.96亿元。同期全区引进服务业内资项目79只,
概 况 7
占总项目数的46.5%;投资总额11.34亿元,占总量的62.9%,注册资金8.32亿元,占66.4%;实际到账外地资金11.2亿元,占66.0%。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启动新一轮腾飞。2007年末,全区内资、民资注册资本金达421.4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累计283.1亿元,较2006年增长27.2%,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259.7万元,较年初提高20万元。民营企业注册资本千万元以上的887户,1亿元及以上的63户,分别较2006年增长12.8%和14.5%。年末私营企业集团达到8家。2007年全区内资、民资净增注册资金超过100亿元,达到101.2亿元。随着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区个体私营经济上交各类税收24.5亿元,较2006年增长32.9%,高出外向型经济0.5个百分点,占全区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34.9%,较2006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个私经济对财政的增长贡献率高达36.7%。
三、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吴中科技城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赛维LDK、药明康德等一批新能源高科技项目成功进驻科技城;吴中科技城、吴中科技创业园、木渎同济大学博济科技园、天马医药科技园、石湖科技创业区、东创科技创业园、省动物实验中心、吴中医药产业基地等科技研发载体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吴中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2007年,全区申请专利1101件,专利授权量283件,较2006年分别增长63.6%、26.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0件,授权24件。至2007年末,全区经省科技厅备案确认的民营科技企业有117家,其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有42家,占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的35.9%,较2006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27.8亿元,较2006年增长1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0%。研发实力继续增强,至2007年底,全区研发机构达到7家。全区专业技术人员队
8 吴中统计年鉴(2008)
伍较快增长,年末全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246人,其中,高级职称1850人,中级职称7449人,初级职称11553人。
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高标准完成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考核验收;临湖第一中学新校建成投用,越溪中学新校启动建设,一批中小学成功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中考、高考再创佳绩,万人本科率稳居苏州大市第一梯队;完成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整合,吴中职教中心校建成投用。至2007年末,全区有43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3895人。36所小学,在校小学生29281人;24所普通中学,在校中学生29418人,其中,初中学生17956人,高中学生11462人;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858人;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3.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49%。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全区文化设施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嘉宝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歌曲《韵动中国》被确定为全国体育大会永久会歌;成功申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2个,甪直获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吴中区被评为全国文化、文物先进区。成功举办“同一首歌”走进吴中——相约碧螺春之乡等大型文化活动,城区“广场文艺月月演”活动群众文化繁荣发展;加快推进太湖文化论坛、区文体中心和一批文体教育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体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古镇、古村、古迹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东山镇陆巷古村、金庭镇明月湾古村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胥口文化产业创意园等11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2007年,2个文艺表演团体全年演出达2782场次;区公共图书馆全年外借图书达10.2万册次;4家影剧院,5个电影放映单位,全年放映电影972场次。年内,顺利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省级试点工作,金庭明月湾和东山陆巷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成功举办孙武子诞辰日大型纪念活动,孙武文化园隆重奠基,孙武书院正式成立。至2007年末,全区拥有各级文物单位91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16处;文物藏品达5219件,其中一级文物藏品52件。
概 况 9
体育事业
积极承办环太湖轮滑世界杯马拉松比赛、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区30%行政村中建设有全民健身设施,9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省“万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卫生事业
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区医疗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吴中人民医院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木渎人民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将于2008年投入使用,瑞华医院、西山地区人民医院等建设稳步推进;“平安医院”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改水受益人口1.36万人,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4600多户,甪直、胥口镇和8个行政村顺利通过省卫生镇、村考核验收;完成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1.62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防治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改建工程顺利完成,全区城乡卫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实施,免费婚检率提高到99.12%。着力完善社区基础设施,50%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苏苑街道南区被评为省和谐示范社区。至2007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0所;卫生技术人员2535人,其中,医生1065人,护师、护士891人;病床1963张。
社会保障
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城镇职工“五险合一”征缴管理模式顺利实施,实现少年儿童、居民和六十年代精减退职人员的医疗保险应保尽保。至2007年末,全区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参保单位5528户,参保人数为16.61万人,新增参保3.84万人;城镇医疗保险5950户20.45万人,新增参保4.01万人;城镇工伤、生育保险5667户16.32万人,各新增参保3.79万人;城镇失业保险5163户15.01万人,新增参保3.41万人;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至2007年末,参加农村养老保险8.68万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农
10 吴中统计年鉴(2008)
民36.32万人,参保率保持100%,全部实施IC卡就诊。完成被征地农民农保置换城保12.2万人;老年农民基础养老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130元和200元。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建、扩建一批敬老院和社会养老机构,被命名为省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年新增养老机构11家,年末,全区敬老院、福利院11家,总床位671张,在院人数372人。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应急救援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共有3264户8814人纳入低保范围,分别较2006年增加173户和472人,其中,城镇708户1738人,农村2556户7076人。廉租房建设全面启动,木渎镇首批31户困难家庭入住廉租房。
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
民主法制
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汇报、通报政府工作,办复率和满意基本满意率均为100%。切实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深化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工作。“五五”普法全面实施,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务村务公开不断深化,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公共安全
深入推进“平安吴中”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黑恶势力及邪教等非法组织,加大对黄、赌、毒等各类社会丑恶现象的扫除力度,积极创建“无毒社区”、“无邪教社区”。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动物防疫等工作。积极创建“法治江苏合格区”,全区27个行政执法单位增设法制科室,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得到加强;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大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信访、安全生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