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商业学校
教
案
本
至 学年第 学期
授课班级:
教材名称(版本):西方经济学 授课教师:邓景权 教研组组长:
教研室主任:戴国武
教务副校长:吴石金
时间 课题 第 1 周 星期 四 第 一、二 节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一、需求分析 教学 内容 纲要 二、供给分析 三、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四、弹性理论及其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需求的含义,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供给教学 目的 的含义,供给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均衡价格的含义,供求定理;弹性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类型,并依据此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需求与供给原理、均衡理论、需求价格弹性为教学重点。各种弹性的计算以及运用供求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 作业 复习旧课 分 时间 导入新课 分 讲授新课 分 设计 巩固复习 分 课堂小结 分 教具 教研组长签名 编写日期 2013年3月7日 教学部主任签名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一)需求的含义 需求包括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市场上所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个人需求是构成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定义: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上对一种商品或劳务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 市场需求:所有单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的需求的总和。 需要和需求的关系:需要是需求的基础。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最主要的因素)。 板书备注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2、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 替代品 ,互补品 ? 替代品:交替使用能够满足人们同一需求或相似需求的商品。例:各种衣服、肉、水果、日用品等。 ?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减少)。 ? 互补品:配合使用才能满足人们某一需求的商品。例:汽车与汽油、电与家电、酒与菜、镜架与镜片、左鞋与右鞋等。 ? 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 3、消费者的收入变化 – 正常品 ,低档品 ? 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 ? 低档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变动的商品。 ? 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因不同人而异,因同一人的不同时期而异。 4、消费者的偏好 ? 偏好: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 ? 对某种商品偏好,需求大; ? 对某种商品不偏好,无需求或需求小。 ? 广告宣传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1)消费者对自身未来收入的预期 ¤ 预期未来收入稳定增长,需求增加。 ¤ 预期未来收入不确定或下降,需求减少。 (2) 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上涨,需求增加。 ? 预期商品未来价格下降,需求减少。 6、人口结构的变动 人口结构的变动也会引起需求的变动,例如:老年人增多,老年商品的需求则会增加,婴幼儿的减少会造成对婴幼儿用品需求的下降。 7、政府消费政策 政府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会刺激社会需求。相反则会减少社会需求。例如: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减税可以扩大可支配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 (三)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 以Q代表需求,P代表该商品的价格,Pi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Y代表消费者的 Q=f(P,Pi,Y,T,E...) Qd=f(P) 2需求曲线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需求定理: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第二节、供给分析 一、供给 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注:根据定义,要形成有效供给,生产者必须既有出售商品的愿望,也要有供给能力。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从而导致商品供给量增加。 3、生产成本 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生产者会减少生产,导致商品供给量减少。相反,商品供给增加。 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替代品)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要上涨,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未来的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