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14日浙江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哲学上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出(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D.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的规律是( )。
A.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4.“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 A.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D.感性认识需要理性认识的指导
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 A.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手段 B.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C.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的实践标准是不同的 D.有些真理是无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的 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竞争规律 7.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8.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1 / 10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11.实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是(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集体主义 B.诚实守信 C.为人民服务 D.明荣辨耻 1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公平正义 15.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法的遵守 B.法的执行 C.法的适用 D.法律解释 16.我国《宪法》规定, 制定与修改刑法、民法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 17.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执法行为 D.非行政行为
18.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相适应。 A.所犯罪行 B.承担的刑事责任 C.危害后果 D.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19.养花专业户张某为防止花被偷,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李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张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0. 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D.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2 / 10
. 21.王某购进的电热水器因漏电对王某的人身及财产造成损害,该电热水器生产厂家对此应( )。
A.不承担责任 B.承担公平责任 C.承担过错责任 D.承担无过错责任 22.管理学中 的核心是以人的各种需要为基本内容的动力问题。 A.激励原理 B.人本原理 C.效益原理 D.权变原理 23. 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是保持人民在国家中主人地位、保持人民对政府控制的最后手段。
A.立法监督 B.社会监督 C.政党监督 D.司法监督 24. 是指价格对供求变动缺乏弹性,不能随供给变动而变动,导致价格不能使市场出清。
A.外部效应 B.价格刚性 C.市场失灵 D.价格固定 25.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高低决定着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的分配,竞争力强的企业获得的利润多,而竞争力弱的企业则获得的利润少。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 )。 A.利益刺激功能 B.自动导向功能 C.优胜劣汰功能 D.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26.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党的七大 D.瓦窑堡会议 27.公文中,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A.报告 B.请示 C.批复 D.函
28.下列关于人文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C.“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伊斯兰教 D.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29.中共浙江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了建设 的现代化浙江的历史使命。
A.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B.大而强、富而美 C.富饶秀美、和谐安康 D.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0.浙江省十三次党代会的报告指出,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积极倡导以 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A.务实、创新、诚信、奉献 B.务实、守信、崇学、向善 C.开放、奉献、包容、和谐 D.勤劳、勇敢、自强、诚信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它们选出,并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墨。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的选对一个
3 / 10
. 得0.5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1.联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的特点包括(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多样性 D.主体性 32.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
A.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3.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因为( )。
A.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C.真理就是客观实在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3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把 有机统一起来。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以德治国 D.依法治国 35.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 )。 A.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任何法律、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低触
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D.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36.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有( )。
A.警告 B.没收财产 C.责令停产停业 D.行政拘留 37.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B.是三人以上共同犯罪
C.可以是过失犯罪 D.按照犯罪人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38.公共危机通常指一系列中止和平进程或瓦解社会正常关系、秩序的事件。下面属于公共危机构成的基本要素的有( )。 A.引发公众普遍的恐慌情绪和行为 B.事出突然,具有意外性 C.做出反应的时间有限 D.造成严重后果
39.为履行好现代市场经济的政府职责,市场经济国家基本上将下列哪些方面列入基本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
A.充分就业 B.价格稳定 C.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 40.下列关于科学技术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依靠DNA的复制过程进行的
4 / 10
. B.狭义相对论建立了空间、时间是随着物质分布和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理论 C.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生物能技术和地热能技术都属于新能源技术 D.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对的涂“A”,错的涂“B”。每小题1分,共15分)
4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
4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
界。 ( )
43.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
性。 ( )
4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同步富
裕。 ( )
45.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我国外交的核心 ( ) 46.人权保障是宪法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公民权利是人权的法律化、具体化。( ) 47.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以中间人的身份,对特定的行政纠纷进行审理和公断的具体行政行
为。 ( )
48.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49.无因管理中管理人享有要求受益人偿付因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的权利,受益人有承担支付管理人由于无因管理事实而发生的费用的义
务。 ( )
50.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必须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企业运作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
制。 ( )
51.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而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主要形式,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特
征。 ( )
5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