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魏淑东 陈 卉*
【摘 要】【摘 要】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更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了解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和变化,并掌握高校师生关系的规律,寻找到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的对策,对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名称】《科技视界》 【年(卷),期】2019(000)02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对策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cience-technology-
vision_thesis/0201275420969.html
师生关系指的是以老师“教”和学生“学”为中介,并体现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各自的地位、作用、价值与活动的联结及其相互作用的状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实践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也是促进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驱动力。在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现状分析和成因探究,在此基础上,学习探求改善、优化,进而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了解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探寻改善现有不良高校师生关系发生的对策。
1 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1.1 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师生关系随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日趋平等,管理方式更为民主等,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教师的不规范行为等。由于高校师生的交往时间较少,缺乏相互理解和关心,所以高校师生关系较为疏远和冷漠。高校师生局限于教学环节有沟通,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十分欠缺。即使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也缺少必要的互动,传统教学手段多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为主,较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然而,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却对高校教师普遍具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了解甚至参与到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教师常认为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些不仅阻碍了高校师生的了解和交流,也给高校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带来了阻碍。由于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上述种种问题,最终也导致了高校师生关系的对立和冲突,总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两类:公开的对立和冲突,表现为直接的语言或行为上的对抗或攻击;隐性的对立和冲突,表现为间接的心理或思想上的对抗。 1.2 影响高校不良师生关系的因素
高校师生关系间的疏远和冷漠,既有其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教师与学生间客观存在年龄差距,进而导致了师生间的心理差距甚至代沟,并体现为高校师生间缺少必要的心灵沟通。高校教师忙于科研,学生忙于新的大学生活,同样也使得师生之间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的机会更少。如果高校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关注程度低,且选择的教学方式不当或过于陈旧,往往是导致高校不良师生关系的开始。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接触和了解多开始于,且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有激情,擅于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外也对学生的
学习生活关注并关心,将会比较容易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反之,则较容易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高校师生间的互信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高校教师的期望值和教师内涵存在差距导致的。学生自身的努力方向明确,成才目标清晰,但教师在培养目标中显示出知识储备的不足和人格魅力的缺乏。通过网络,学生能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但传统教学如果仅通过教材传播知识,则会滞后于最新知识进展。如果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更新及最新专业进展的跟进,那么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意程度增高。上述这些来自社会、学校、老师及学生自身的矛盾和问题,都是阻碍高校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重要因素。
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实践正常开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也是促进高校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驱动力。具体而言良好师生关系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间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教学氛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生品德,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校教师对学生起到道德示范作用。第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在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敏捷,想象力更加丰富,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