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云南教师招考 育萃培训·2016

3.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识活动结果的检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

(六)三种策略的相互联系

元认知策略的这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习者学习一般先认识自己的当前任务,然后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然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

三、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时间管理策略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策略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之一。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物理环境。

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

主要应做到:激发内在动机;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自我奖励。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学生要善于利用参考资料、工具书、图书馆、广播电视以及电脑与网络等。

(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策略

学生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

—26—

云南教师招考 育萃培训·2016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

一、记忆系统及特点

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 (一)瞬时记忆

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 25秒到2秒。

(二)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三)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贮存。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二、知识的遗忘及原因 (一)遗忘及其进程 1.遗忘的含义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遗忘有不完全遗忘(能再认不能回忆)、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永久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等。

2.遗忘的进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经典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二)遗忘的理论解释 l.痕迹衰退说

痕迹衰退说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它最早由亚里土多德提出,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为避免遗忘就应该多加练习。

2.干扰说

—27—

云南教师招考 育萃培训·2016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所谓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一般而言,时间上接近、内容上相似、要求上相同的学习之间容易产生干扰,所以学校的课程、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相互间发生干扰。

3.同化说

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提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遗忘有积极的遗忘和消极的遗忘,前者指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后者指或者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或者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

4.动机说

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至意识之外。

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一)深度加工材料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 1.组块的含义

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2.组块的对象

组块可以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 3.组决的方式

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四)适当过度学习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当然,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刁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五)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28—

云南教师招考 育萃培训·2016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创造性 1.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2.创造性的类型

根据“新”的程度不同,创造分为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真正的创造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类似的创造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类创造是手段,真创造才是目的。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①流畅性;②变通性;③独创性。 二、影响创造牲的因素 (一)环境 (二)智力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这说明,高智力只是创造力的必要祭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高创造力是高智力的充分条件。

—29—

云南教师招考 育萃培训·2016

(三)个性

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综合有关研究,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要想培养人的创造力,就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即解决创新意识的问题。二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解决的是创新的能力问题。一般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惶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30—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知识

云南教师招考育萃培训·20163.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识活动结果的检查,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六)三种策略的相互联系元认知策略的这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工作的。学习者学习一般先认识自己的当前任务,然后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p2cl2586o44p5d1brk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