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社区银行导向研究
一引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它能有效地对市场中所有 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 要解决 三农”问题(即农业增 长、农民增收与农村发展问题),必须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农村信贷供给和农村金融服务。然而,长 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在城乡之间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郭
旭红,2013) : 1],城市化倾向的金融发展战略弱化了对农村 金融服务的重要性,致使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民贷款难, 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 (王曙光、乔郁等,2008) : 2]。因 此,强化农村信贷供给也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12月,中国银监会提出要在农村增设村镇银行、
2006年 贷款公司和
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也即现在所称的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并于 2007年1月进一步出台了《村镇银行管理 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管理暂行规定》以及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组建审批工作指引,明确了农村金融市场准入规范,推动了 农村金融机构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会颁布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年12月,银监
2009年—2011年工作安排》,
提出将于未来3年再设1300家左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 力推动其发展。2014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农村金融发展历
程表明单靠商业银行或者合作金融组织都不能解决农村金 融发展问题。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紧密围绕农民
贷款难”、
贷款贵”和银行 难贷款”这三个问题,从商业银行和合作金 融组织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互相竞争、互为补充的市场 格局。通过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畅通外部资金进入农村 的渠道;通过培育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提高农村地区内部
资金融通效率;通过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和 政策支持体系。伴随着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新型农村 金融机构得到了飞速发展,据《银监会
2011年年报》资料
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242家银行金融机构共发起设 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726家(见图1),且大部分设在中西部省 份,占比达到60%以上。在信贷投向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扎根县域经济,83. 9%的资金投向了 三农”和中小企业。新 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创立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企业及农 民的贷款难问题,有效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程度
(邓旭
峰等,2013) [3],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多数学者以村镇银行为 研究对象,对其运行机制、支农绩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可持 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民,
2009 : 5];郭晓鸣、唐新,2009 : 6];杨小玲,2010 : 7] 洪正,2011 :8],等),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以上研究 均忽略了新
(王曙光,2008 :4] ;丁忠
型农村金融机构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从我国大
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应力推以县域经济为主要服务 对象的社区银行的布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初衷就是 根据国外社区银行的经验来操作运行的,定位服务于农村县 域地区。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并不仅仅是一个增加金 融供给总量的过程,而是涉及农村、农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 行为。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2007)也强调要把 新型农村银行 业金融机构办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区银行
”。中国银行
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2010)也强调,村镇银行的发展应 该坚持安分守小、扎根农村、做特做优做强的原则
”。2012
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浙江省丽水市启动农村金 融改革试点,试点总体方案首次出现鼓励设立社区银行的说 法。作为主要面向农户的新型金融机构,其主要存在于农村 社会中,其经营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农村社区的影响。基 于此,本文从社区银行的特点优势入手,结合新型农村金融 机构的发展现状,探讨二者的耦合机理;并针对今后发展中存 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二社区银行的概念及欧美国家社区银行发展分析 (一)社区银行的概念及特点
社区银行(CommunityBank)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等西方金 融发达国家,其中的 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 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 民的聚居区域。凡是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