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案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
3、陶冶情操,提高语言修养 ,中考里能获得理想的分数。 重点、难点
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意图
既是复习课,首先要强调知识性,它要囊括初中1-6册课本中所学的古诗文,要让学生认识题型并掌握答题技巧。其次要讲究趣味性,旨在提高学生背名句的兴趣以及运用名句的能力。所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是本堂课设计的特点,整个这堂课的结构就分为三大块:认识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和趣味练习。 教学用具 黑板、白板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时间颇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学史上一朵美丽炫
目的奇葩。古诗词之美,美在绘画、在意境、在语言、在韵律。它就像春花,她为我们展现除人间最美好的生活;像秋月,为我们倾唱出人们最细微的心曲。
下面,我们以一个小活动来感受一下:回忆回忆,所学过的古诗词。 二、课前小测验:听写8句古诗。小组互相评改,找出丢分的原因,作出归纳。
三、中考考点展现:(考什么);
课标规定必背7至9年级课内古诗词(6分)和文言文(2分)段落 1、名句 2、主旨句 3、优美句 注意三个意识: 1、 名言佳句意识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名句,要重点理解背诵。 2、 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
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 3、规范的默写意识
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因此,在平时复习中,在背诵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规范地把它默写出来。
三、展示中考题型及答题技巧策略:(怎么考)
1.续写型默写:(识记型默写)
平时要熟记熟背,答题时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漏字、不写错别
字。
2、理解型默写:
复习时应准确把握诗文的意思,做题时应审清题意,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出相应的语句,正确默写。 3 、情境运用型默写:
审清题意,根据情境的要求默写出正确的文句。答题的要领在于对情境的把握,切忌答非所问。 4、综合归纳型默写:
平时多注意积累诗句,并认真归纳整理积累的诗文;做题时要看清题意,写出符合要求的诗句。 每人原创两个题目,搭档合作。
四、题型训练:(小试牛刀) (一)、读诗句,找错误。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醉翁亭记》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
3、《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
、、、、、、、、、、、、、
五、小组合作完成趣味练习,探究归纳与积累展示: 1、 A组,情感类 2、B组,自然风物类 3,C组,植物动物实物类
全班合作,搜集整理,编辑成册,制作自己的复习资料。 六、课堂小结要点:
背 诵
归 纳 书 写
理 解
第二课时
八、有关黄河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有关长江
1.孤帆远影碧卒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十、高风亮节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问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十一、舍生取义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十二、江南风景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十三、月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十五、山
1.只星隐耀,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十六、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十七、花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夜雨寄北》) 4.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十八、鸟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十九、马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十、春
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十一、夏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2.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二十二、秋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中考古诗文默写复习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