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和农村能源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同时,还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据统计,5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万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万亩、大中型淤地坝4800座,水土保持林草万亩。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改观。但是,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本的遏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局部好转,总体持续恶化.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说:“这一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70%以上,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仍很脆弱,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坡耕地治理任务艰巨。有6700万亩5°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以上坡耕地690万亩仍不得不耕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缺少旱涝保收、相对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是直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没有基本农田做保障,对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构成潜在威胁。二是黄河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缓慢。黄河上中游地区共有27万多条公里以上的沟道,尤以晋陕蒙接壤地区的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集中来源区,给黄河下游的防洪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三是这一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交通等开发建设活动相对集中,对水土资源、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带来的压力加剧。一些单位、个人在开发建设中急功近利,忽视生态保护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土流失引发系列生态危机

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强度之剧烈,居全国首位。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能力降低,而且大大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导致水土资源承载能力衰减。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资源性缺水严重,加之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土地生产能力大幅衰减。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旱灾、河道断流等频发。同时,造成黄河水沙关系严重失调,对黄河干流、主要支流大中型水利枢纽产生严重的淤积,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直接危及黄河的健康生命,也加大了黄河治理开发成本。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自然资源丰富的这一地区能源、化工、基础设施等项目开发建设的规模和强度日趋加大,开发建设中忽视环境保护,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省长陈德铭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态危机,对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黄河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

加快治理刻不容缓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安全,对当地和下游地区影响重大,事关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及黄河中上游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一致呼吁国家加快对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防治。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实施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工程。建议国家安排专项投资直接补助农民进行坡耕地改造,中央每年补助投资10亿元,地方按1:1配套10亿元,每年新增高标准坡改梯任务300万亩,新增退耕面积100万亩,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黄河上中游地区坡耕地改造任务,从而根本解决耕地水

土流失问题。这是贯彻落实中央今年一号文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可谓一举多得。进一步加大淤地坝工程建设力度。在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将中央专项投资从目前的每年2亿元增加到5亿元以上,每年新建淤地坝2000多座,新增坝地5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控制面积5000平方公里。

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国家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该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国家提出的对退耕还林还草给予8年补助的期限也快到期。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基本上都是在贫困山区实施,因此建议国家适当延长对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时限,加大后续产业扶持力度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以利于地方进一步改善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群众生活,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研究制定出台水土保持补偿政策。从煤炭、矿山、石油、天然气、水电站等资源开发项目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拓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资渠道,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恢复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从国家层面上协调农林水及交通、铁路、国土、建设、环保、电力等部门共同搞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并加强对流域与区域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的指导。

鄂陵湖

当得知有机会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着实令我兴奋,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一直期待这次三江源之行。三江源与我们今天日益关心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有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

湿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除此之外,三江源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对外来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历史上,三江源地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加和生产活动加剧,缺水、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三大问题日益突出,有关专家甚至警告说,未来15至30年,三江源地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将继续下降。9月7日早7时,我和报社另外三位同事一起,在中国水电四局办公室秘书兰生荣的陪同下,从兰州乘坐两辆越野车沿214国道向三江源保护区所在的玉树进发。途径日月山、共和县、玛多县,翻越海拔4824米的巴颜喀拉山口,当夜幕降临时,终于抵达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结古镇。行程830公里,耗时十四个小时,虽然大部分路程是在柏油马路或水泥路上顺畅行驶,但其中有几处未完工的路段极为崎岖不平,坐在车中,除了忍受高原缺氧,还要饱受汽车颠簸之苦。

群山环抱中的玉树县城

8日,结古镇。这里从古自今日都是青、川、臧重要贸易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上午,藏族导游介绍我们到几处当地着名的景点参观。其中,嘉那嘛呢堆和勒巴沟最值得一看。嘉那嘛呢堆位于结古镇东边3公里的新寨村,据说是康熙年间结古寺的第一世嘉那活佛在此修建的嘛呢堆。朝圣者将一块块刻有经文的石头摞到玛尼堆上,经过 “众人拾柴”已经形成了高近2米,比一个足球场面积还要大的嘛呢石城,堪称“世间第一大嘛呢堆”。到勒巴沟,要走一段陡峭的盘山路,山下是湍急的通天河,让我们胆战心惊。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沟”,对藏民来说,这是神圣之地。沟内溪水边、林荫处堆积了大大小小雕凿于不同年代的嘛呢石。两侧岩壁上,可以找到雕刻的佛像和经文,其中一处释迦摩尼雕刻像,据说距今已有1300年。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淤地坝、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和农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ospo2ywkf1x2cx44e354ncj33s24s019n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