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 江苏省阜宁中学 王洪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荷塘月色美景,分析情景交融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思考探究,掌握赏析散文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
“颇不宁静”的原因,培养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4—6段,品味语言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难点:
分析散文表现手法,理解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让”“学”板块: 1、导语设计:(略)
2、目标定向:(多媒体展示) 3、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探究,揣摩品味:朗读----感受----品味-----探究。
(2)欣赏散文的一般步骤:朗读---感受---品味---评论
朗读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正确、清楚,;二是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将自己溶入文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4、朗读课文、自主学习: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 要求: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②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 二、“引”“思”板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①课文主要在哪几段写荷塘和月色的。②其余段落起什么作用?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游踪(明线):出家门————到荷塘————归家门 情感(暗线):不平静——淡淡的喜悦————不平静 3、问题探究:
(1)《荷塘月色》中有一段不写‘荷’与‘月’的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中删去了,你们猜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中的哪些部分被删节了?删得有无道理?”(明确:从“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现在教材上又恢复了原貌,说明了什么?
(3)、这几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对比,表达作者现实中淡淡的哀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向纵深思考。 教师总结:
三、“练”板块:
1、课堂训练:朗读4---6段 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6段。 2、布置作业:
(1)、收集写月的诗句。 (2)、背诵4到6段。
(3)、完成《目标测评》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