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第 20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 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 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以及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 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

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4) 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对当代

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生课前搜集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能力

(2) 在师生对话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 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斯大林模式”的经济表现。 难点: 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出示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谈施政计划中的话,从“选择俄罗斯自己的发展道路”引出20 世纪 20、30 年代俄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由此引入新课。

其实,早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候,俄国人民就在其领袖们的领导下, 不断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循, 这也注定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充满曲折。从列宁到斯大林,经过几代人,再到后来的戈尔巴乔夫,俄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摸索前行,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误,今天就一起 学习第 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起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俄国人民的经济建设之路。

出示课题及课程标准,生默读课程标准,注意红字部分。 提示本节课将通过三个篇章来学习环节二 讲授新课

上篇: 困惑中艰难起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 年) 1、自主学习

(1) 生自主学习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内容、特点。

(2) 汇报,由背景引导出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出示一段

材料,分析得出战时共产主义的另一个目的(实现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教师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用行政指令来管理经济。

过渡: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它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战时共产主义带来的哪些影响。并注意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有何关系。3、播放视频

4、汇报:为国内战争的胜利提供保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损害了农民利益,引起了工 农群众的不满。

过渡:从积极意义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那么第二个呢? (2)出示列宁语,思考:列宁的话说明说明问题?出示结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渡:但是,当时的苏俄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国内战争结束后,他们并没有取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是继续执行,引发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面对现实,列宁等领导人开始反思,最终他们果断地抛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勇敢地进行调整,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由直接过渡转变为间接过渡。

中篇: 直面现实的退步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年)

1、自主学习

原因:生一句话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内容:出示表格,生对照课本填,展示。

2、小组合作: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提示,从所有制形式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角度思考)

3、汇报、展示:利用私有制;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

师述: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有几个要素,其中就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的存在,肯定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的存在,因此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这种说法对吗?由此引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过渡:

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俄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通过两组数据来观察。 4、师生互动:出示材料,师述:通过这两组数据你看出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们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再来看一则材料,从图片及瞿秋白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什 么信息?(物资丰富、商业活跃、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难怪伟人列宁发出了如此感慨,他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 拄着拐杖走动了!”(全班齐读)

过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迅速恢复,但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传来,伟大的革命导师、苏联的领袖人物——列宁逝世了!苏维埃政权的明天怎么办?谁来带领大家继续这段未尽旅途?是延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是另辟蹊径,这个问题摆在了列宁最亲密的战友斯大林的面前。斯大林的选择是?

下篇: 强力推进的跨步——“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928 年以后)

1、师生互动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我们通过两则材料来了解一下。出示材料,提示学生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展示:(1)苏联成立,并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2)苏联工业基础薄弱

师述:在外有强敌,内部薄弱的情况下,只有加快发展,使苏联迅速强大起来,才能避免被动挨打,因此,斯大林全力推进,使苏联跨步发展。

过渡:他到底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根据斯大林的观点来梳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2、师生互动 内容:出示三则材料,梳理出斯大林模式的三大内容,即: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思考与传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有什么不同?农业:农业集体化并出示材料思考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经济体制:计划经济 、单一公有制。一分钟记忆。

过渡:当苏联人民在斯大林模式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经济建设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却一片萧条,如何摆脱经济危机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头疼的事 ......一时间,他们纷纷将 目光转向东方的苏联,“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但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却说这些政策包含着“某些消极”的东西。“某些消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是”还是“非”? 我们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它?下面我们进入辩论环节 请同学们熟悉注意事项。

3、合作探究: 生分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辩论环节

5、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辩论很精彩,通过辩论,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意义和弊端。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我们通常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看法。也就是辩证地看,我们辩论的目的是加深理解,而我们也达到了这种目的。 环节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三个步骤探寻了俄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的经济建设之路,其中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的,而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基本是肯定的。 环节四 主题升华

过渡:同学们,历史从来不是孤立的,俄国的这段历史虽然过去了,它对我们今天是不是就没有用了?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

生答。

出示:《走向 21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道路上有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一次是在 70 年代末期以后的中国,一次是 30 年代西方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 20 年代初的俄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我们都很熟悉, 大家想,20 世纪初俄国的调整指的是什么?(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20 世纪初的这三次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今天我们也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这些改革以及今天我们所学内容,能给我们今天的建设怎样的启示呢?生答,展示: 1、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4、要充分发挥市场货币关系,尊重价值规律, 5、要注重改善民生,协调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6、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生齐读)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的课就快结束了,但是,我们对历史的学习还没有结束,我们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旅途还没有结束,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可以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更稳健!

8om903ziw08njyy26yqz6tzp834daf018q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