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四、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五、情志护理
增强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六、 临证(症)施护
1、上消(燥热伤肺证),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2、中消(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3、下消(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4、神昏者,按神昏常规护理进行。
5、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6、有皮肤瘙痒、疖肿、痈蛆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七、健康指导
1、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避免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检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4、讲解本病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指导患者保持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二十一)心悸的中医护理
因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以心跳异常、自觉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 护理评估
31 / 43
1、心率、心律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阳虚弱证、阴虚火旺证、心血瘀阻证、水气凌心证。 二、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3、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4、观察心悸发作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5、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口唇青紫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出现脉结代急促、心前区出现剧烈疼痛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用。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
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饮食有节制,以清淡可口,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五、情志护理
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六、临证(症)施护
1、心阳虚弱,水气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与吸氧。
32 / 43
2、心血瘀阻,心阳虚弱,脉络代者,应正确测量短绌脉。 3、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
4、水气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 七、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2、起居有常,避免过劳。注意增进体质的保健锻炼,要适量、适度。
3、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4、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饮食,少食多餐。
5、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
6、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 7、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二十二)胸痹的中医护理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 护理评估
1、疼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方法。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
二、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1、床边监测,配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3、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33 / 43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辐射的部位。 2、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
3、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型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 四、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五、饮食护理
1、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2、心衰者宜低盐饮食。 六、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七、临证(症)施护
1、寒凝心脉、血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2、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3、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忌食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4、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伴卧位。
5、心跳骤停示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八、健康指导
1、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
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4、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5、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病情突然变化时的简易应急措施。
(二十三)眩晕的中医护理常规
34 / 43
因风阳上扰、痰瘀内阻,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未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肾、脾。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
1、生活自理能力。 2、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风阳上扰证、瘀浊上蒙证、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 二、护理要点:一般护理: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重症宜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床铺避免晃动。 三、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四、服药护理
1、汤剂宜温服,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2、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五、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腻、生冷、烟酒之品。
2、风阳上扰者,可食滋阴潜阳之品。气血虚弱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肾阴不足者,多食滋阴益肾之品。 六、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刺激,掌握自我调控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需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七、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师。
35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