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课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用于城建系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绘图并说明 12 金厢斗底槽(平面图)
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
二、绘出唐乾陵平面,并分析和概括其组成和特点 22 答:总体特征:以山为陵,以山为阙,以山为穴。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
布局:乾陵陵园内建筑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宫城、皇城、外廓城井然有序。陵园内现存有华表、翼马、驼鸟、无字碑、述圣记碑、石狮、六十一蕃臣像等大型石雕刻120多件,整齐有序地排列于朱雀门至奶头山遥遥两华里之余的司马道两侧,气势宏伟,雄浑庄严,被誉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三、填空题 24
1、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斯林柱式。 2、格罗皮乌斯 3、意大利罗马城
4、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陈列大厅。 5、101大厦,台北 6、耶酥会教堂。
7、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8、民族化和人情化道路 9、透平机车间
四、绘出西方五种古典柱式柱头16
塔司干柱式 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柱式 复合式 五、论述24
从史料、建筑材料与技术、城市建设、重要建筑类型的特点等方面,论述中国汉代建筑的发展概况。
答: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它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史料方面:木架建筑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
建筑材料与技术:斗栱已普遍使用。在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有了巨大进步, 城市建设与重要建筑物:都城长安是同时期罗马城的2.5倍,城市建设发达。在长安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等。
《中外建筑史》课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用于城建系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38 1、斯特林 2、N.福斯特。 3、贝聿铭。 4、查尔斯·摩尔 5、约翰.波特曼。 6、MYA建筑设计公司。
7、英国建筑师罗杰斯与意大利建筑师皮阿诺。
8、南岳衡山、东岳泰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永乐帝长陵 10、奇峰孤赏 11、元朝
12、左太庙,右社稷坛 13、前秦建元二年 14、李诫。
二、绘图(正确工整)36
1、巴黎圣母院立面 2、罗马万神庙透视
三、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是什么?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陷?12 答:
木构架承重建筑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
优势在于:1、取材方便;2、适应用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缺陷在于: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3、无论是抬梁式还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题解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四、中国传统住宅构筑类型有哪些?各自的分布地如何?14 答:
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渐、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2、竹木构干阑式。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地区各少民族。
3、木构井干式。主要分布地:东北、云南等林区。 4、砖墙承重式。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5、碉楼。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6、土楼。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乐、赣南等。
7、窑洞。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8、阿以旺。主要分布地: 新疆南部。 9、毡包。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中外建筑史》课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本试卷用于城建系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为什么说汉代木架建筑渐趋成熟,以什么为特征 15
答: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砖、画像石、明器陶层中,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已有高达五层的建筑形象,多层木建筑较普遍,木架建筑的结构和施工技术有了巨大进步,斗栱也普遍使用,随着木结构技术的进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普及。
二、绘图并解释 30 1、河北赵县安济桥立面
2、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年代:创建于明永乐间,原名真觉寺,因有五塔,故又称五塔寺。
特征:塔则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是我国此类佛塔的最典型实例。虽模仿印度的菩提伽耶大塔,但在塔的造型和细部上全用中国式样。它是在由须弥座和5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5座密檐方塔。台上中央的密檐塔较高,13层,四角的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