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说课稿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DNA分子的结构》

说课稿

马山县马山中学 学科组: 说课人: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生物组的韦素环。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DNA分子的结构》,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第2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前面所学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了解;也是学习后面的《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等进行了必要的知识铺垫。所以说《DNA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史,使学生不仅能自然的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

(2)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 能力目标:

通过自己制作DNA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DNA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认识到学科间的综合及科学家间的互助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难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重难点突破: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探究DNA分子的结构,并结合flash动画和资料分析,让学生构建出DNA的模型,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认识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懂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法、模型构建法、自主探究法、比较归纳法。并配以多媒体、flash辅助教学。

三、教法学法 说教法

1、问题—情境法:以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堂 2、模型构建法

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加深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特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自主探究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4、比较归纳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同时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第2页/共4页

对于DNA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说学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他们的组学能力和参与意识,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于以上对教法学法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美国军方是如何判断逮捕的人物是真正的萨达姆?引出DNA。设问:那DNA的结构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DNA的结构的。

步骤二:(学生活动一)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上的故事,完成课件中的归纳,同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引导1:上述资料中涉及到哪些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引导2: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

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

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沃森、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然的了解到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还能感悟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以及善于利用前人的成果和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在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启示和升华。

步骤三:(学生活动二)学生分组扮演科学家角色,进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的构建

第3页/共4页

8o6sf4ovvs01k8300wxv0h1ll01eyq01c6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