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滟滟(yàn) 宛转(wǎn) 芳甸(diàn) ...B.汀上(dīnɡ) 纤尘(xiān) ..C.皎皎(jiǎo) 江畔(pàn) ..D.徘徊(huái) 碣石(jié) ..
青枫浦(pǔ) .扁舟(biǎn) .
捣衣砧(zhěn) .
解析:选A。B.“汀”应读tīnɡ;C.“扁”应读piān;D.“砧”应读zhēn。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花丛 ..B.江天一色无纤尘 ..C.皎皎空中孤月轮 ..D.昨夜闲潭梦落花 ..
纤尘:细小的灰尘 皎皎:月光明亮的样子 闲潭:安静的水潭
解析:选A。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 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
B.落月摇情满江树 D.不知江月待何人
解析:选A。A项是比喻,其他三项是拟人。 4.填空。
(1)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 (3)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汀上白沙看不见 (2)应照离人妆镜台 (3)江潭落月复西斜 (4)落月摇情满江树 二、阅读鉴赏 (一)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
- 1 -
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5.全诗以写“月”为主,但在写花的时候也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诗中哪些地方是写花的?简要描绘它的意境。
答: 答案:“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
把酒问月
李 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2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如何理解《把酒问月》中“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表露出诗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与宇宙永恒,但在永无穷尽的宇宙面前,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只好寄情于酒,及时享乐。
8.比较《把酒问月》和《春江花月夜》两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异同。
答: 答案:首先,两首诗都是咏月抒怀,《把酒问月》和《春江花月夜》的许多诗句都富于哲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情理结合,都在抒发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
其次,李白在《把酒问月》中从酒写到月,又从月归于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而《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绮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从感情基调上看,《把酒问月》中隐藏着一个孤独、高洁的诗人形象,表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沉情绪。而《春江花月夜》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给人总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颓废,缠绵而不消沉。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9.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丈夫与妻子分离的凄婉动人的场面。丈夫为戍守边
- 3 -
疆,无奈与心爱的妻子分别,而妻子只能站在楼台之上望着一步三回头的丈夫。
B.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诗歌将她百无聊赖却又想借此给心上人带来惊喜的心情彰显无疑。
C.这首诗是晚唐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全诗从女子口吻着笔,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 D.作者多用正面描写的手法。这首诗对于人物心理描写的方式可称得上是别具一格,句句不直接描绘心境,可句句写的都是心境。
解析:选C。C项,张若虚是初唐诗人。
10.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
答: 答案:从意境营造的方法看,本诗运用以景衬情的手法,将人物因思念而引发的试衫、开镜、妆洗等动作,与燕窥罗幕,蜂上画衣,桃红李艳的明媚春光结合起来描写,将入梦的期待、掩扉的落寞与寂寂黄昏的孤寂结合起来写,以景衬情,意境孤寂、冷清。《春江花月夜》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游子与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与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奇景融合在一起,并在对江畔望月、月下奇景的画面描绘中融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意境优美深邃。
从意境的开掘看,本诗借助乐景与哀景的不同描绘,不断深化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景物作结,意境看似凄凉,但感情含蓄深沉,哀而不伤。《春江花月夜》通过春江潮水、江畔明月、明月高楼、江中孤舟等画面的描绘,将游子漂泊、两地相思的个人情感升华为对人生、对宇宙的深沉思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京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 4 -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解析:选A。A项,“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错误,全诗并非一味悲凉。 1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三、语言表达
13.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答: 解析:把中心词“明月”前的修饰语“姣好” 等抽出,另组成几个单句。
答案: ①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明月是多么姣好和媚人!②人们把她看作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对她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之情。③它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14.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驳斥的理由,要求合情合理;然后表达时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示例)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