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一、教材分析 菱形 《菱形》紧接《矩形》一节之后,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断,又学习1、在教材的作用与地位:了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具备了开端的观察、操纵等运动履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节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 继承,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课本编写角度看:课本从学生年事特征、现有的认知程度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易于担当,并能在整个的教 学历程中真正享受到探索的兴趣。 出发,先是教师演示学生动脑思考,然后学生动手2再思考,然后互相交流、探索、总结归纳,升华得出菱形的性质 二、学生分析 我选择的是初二(3)班,该班是年级的平凡班,学生的环境是中等学生较多,尖子生只有个体,另有8至10名后进生因此许久以来我都坚持培养学生精良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本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严密的思维意识、审美观、价值观. 四、教学环境 经历探索菱形的性质和基本概念的过程,在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意识,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其他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 字2期效果是?).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绘制动态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激发学生学课主、1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菱形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初中几何的学习,发现数学美,感悟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几 3多媒体出示“问题牵引”--折叠裁剪得到菱形,学生操作,投影显示部分学生作品,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段等) 研讨、探究、训练、实验、 评价、建构)提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矩形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一、创设情境,操作感知 的概念,并用教具演示平行四边学生思考回答 1、温故知新 关系。 形与矩形的关系。
教师拿出平行四边形木框(可活 行会学生体平引入菱,操作给学生看, 动的)
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变为菱四边形 与菱形2、操作感知 形定义 形的过程总结菱的关系
形定义
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菱形图多媒体边身举学生例 片(相片),让学生收集并在课堂认识菱的菱形, 、感受生活3感受菱形的形,教师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菱形图上交流生活中的菱形图片,调动 生活价值. 片(相片)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
意识,再通过教师的教具操作感 受菱形的定义,投影仪多媒体出示“问题牵引”教师使用多媒体,显示“问题牵显示部分学生作品,动画重现折裁生学按要求引”后,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践
叠过程。
动手操作后剪, 操作, 二、应用学具,探究新知充分地应用直观学具的制作,发交形察观
图并察观现菱形所具有的性质,激发课堂 菱流结总得出 .学习的热情.下剪 形的性质的来 图形是怎样的图形 前4题较学生独立简单,通过练习完成,,讨论研究菱5 形的面积公式S=菱形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教师出示练习题,12cm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______. 那么它的边长是中,对角线ABCD菱形2._______. =则ABAC=10,BD=24, 中,3.如图,在菱形ABCD则对角线,AB=5,C多媒体出示练习并借助图形分析题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应用知∠BCD=120°AAC=_______ BD FE 对角线底×高= 中,已知如在菱形乘积的一半 ABCD4.___,ABD∠=20°, 则 ∠ABC=______. C=∠、BD、5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求菱形6cmAC长分别是和8cm 的周长和面积。 的边例:如图,菱形花坛ABCD沿着菱?ABC=60°,,长为20m∠AC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和BD,和到2参与教师讲例2,提出不同的思路(1)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边三角形 0.01m?别面积(分精确 .)0.01m 识.(2)利用等
(1)方法见课本;多媒体出示例题,并借助投影仪)方法:由(2 四、范例点击, 有关知识.
应用所学 分析问题 ,于菱形ABCD ,又使得AB=AC 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潜°,B=60因为∠?分析例2?,教师操作投影仪,?能,培养一题多解的思想 是等边∴△ABC引导学生把问题归结到利用直即,角三形,AC=AB=20mABCABO或等边三角形角三角形再应用,AO=10m中去解决;先分析课本的解题方求股定理勾 .?求得面积BO法,然后再启发学生从等边三角 形的知识来求解.
在菱形ABCD中,AE⊥BC,AF⊥CD,E、F分别为BC,CD的中点,那么∠EAF的度数是多媒体出示问题,并借助投影仪 五、能力提升 )(分析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 C.45° B.60 °A.75 ° °D.30
ABDFEC 六、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 些收12题a如图,边长为选做题 E两点的、是异于AD上的动点,是动点, FCD 满足AE+CF=a。怎样移动,E证明:不论、F BEF总是正三角形。三角形 学生小结本节锻归纳的学生言语能力 多媒体展示主要知识点和方法,获?、5、11作业:必做题 课本 炼课的收获,总度,∠的菱形ABCD中,DAB=60 结能力和 表达出重点、及时总结、巩固。 对整课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浓缩知要点,突出内容本质,系统本节识,提高认识水平,渗透思想、学观点的形成和发展。 法,更好地进行知识建构,促进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菱形这节课的学习,我采用了“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由教师设情境,揭示课题,继而由一般到特殊,通过教具及多媒体演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变化成菱形的过程,学生观察对比出菱形的定义;然后通过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索菱形的性质,我提示学生从边,对角线,角,对称性这几个方来考虑。(课前教具的准备很重要)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学生能全部得到结论,少数的我们加以引导。但是学生得到的结论知识实验的结果,有一些是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证明。问题就上升到证明这个环节。在整新知生成过程中,这个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和积极思维状态,切身感受到自新和努力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探索发现和创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增强了学生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