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检测(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实施于1918年到1921年,这个时期正是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时期,所以B项正确。A项时,革命的国家政权尚未建立。C项在时间与材料内容上不符合。D项也是在时间与材料内容上不符合。 答案 B
2.列宁说:“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解析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和“退却”,应当是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答案 B
3.“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解析 题干信息“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采用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B项;C、D两项与保尔的认识不符,排除。 答案 A
4.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解析 抓住材料信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说明农业为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D项正确。 答案 D
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斯大林模式建立
解析 维尔斯的态度从“对社会主义的怀疑”到“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的变化,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造成了巨大破坏,而与此同时的苏联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种巨大的反差,是维尔斯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6.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解析 由材料可知,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显著特点。材料描述的是工业经济结构,没有与农业进行对比,不能体现A、C两项的内容;材料也没有涉及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故D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答案 B
7.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A.促进农业市场化 C.进行农业改革
B.推动农业集体化 D.加快工业建设
解析 题干事件为赫鲁晓夫改革推广玉米运动,C项正确;A项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8.“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共同的失败原因是( )
A.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C.缺乏勇于变革的精神
B.国家面临灭亡的危机 D.改革没有任何的效果
解析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没有突破原有的旧体制,因此选A项。 答案 A
9.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企业有权根据下达的计划指标自行编制年度计划。在完成计划任务外,可以接受计划以外的加工订货任务”。这一措施( ) A.打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旧格局 B.企业职工可以自由择业 C.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 D.国家与企业经济关系得到根本调整
解析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材料中的措施就是力图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C项正确;A项没有实现;B项与材料无关;D项关系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只是一定程度上放松管理。 答案 C
10.1990年10月,戈尔巴乔夫指出:“只有市场与全社会的人道主义方向相结合,才能保证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财富的公正分配、公民的社会权利和社会保障、自由和民主的扩大。”对其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A.旨在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造势
B.主张市场经济发展和民众利益相结合 C.这一改革思路将会加速苏联的解体
D.说明苏联已确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已认识到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并切实采取一些措施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他认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民众的利益紧密相连,主张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维护民众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 B
11.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解析 A项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排除;B项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排除;C项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排除;三大改革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选D项。 答案 D
12.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断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1992年9月”与“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由于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剧变,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说法较片面,不够准确;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8分,14题24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高长武《试解邓小平对列宁的新经济
政策的一次评价》
材料二 右图漫画为《剪刀差》(一边为很多农民,一边为机器和炮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材料三 斯大林去世后,历史再次为苏联提供了改弦更张的机遇。赫鲁晓夫等新一代苏联领导人试图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对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改革。但是,在苏联党内固有的保守势力和外部(主要是中国)强大的反对力量的合击下,赫鲁晓夫的改革归于失败。此后,以勃列日涅夫为代表的传统势力把斯大林模式推向极端,终于导致苏联这条社会主义航船驶入了死胡同。当苏联满身创伤的社会主义肌体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戈尔巴乔夫试图下重药开刀治疗,结果病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邓小平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1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的特点及成因。(8分) (3)材料三中“结果病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病人”的“死因”有哪些?(8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借鉴角度去分析。第(2)问,从一边的很多农民还不如另一边的机器和炮弹重可知,漫画主要是说明斯大林牺牲了农民的利益,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这说明在斯大林模式之下,重工业比较发达,农业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其成因结合苏联的国情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回答。第(3)问,从病人的死亡是由于“戈尔巴乔夫试图下重药开刀治疗”可知这是指苏联解体;“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
答案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由取消自由贸易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思路好”的原因: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各种形式发展经济;从基本国情出发,借助商品市场手段,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等。
(2)特点: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重工业比较突出,轻工业和农业相对落后。成因:苏联原有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斯大林上台后,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