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最新】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最新】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

函数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两角和差”关系的正弦公式的.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中,教科书都把对照、比较有关的三角函数式,认清其区别,寻找其联系和联系的途径作为思维的起点,如:比较cos(α-β)与cos(α+β),它们都是角的余弦,只是角形式不同,但不同角的形式从运算或换元的角度看都有内在联系,即α+β=α-(-β)的关系,从而由公式C(α-β)推得公式C(α+β),又如:比较sin(α-β)与cos(α-β),它们包含的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这就要求进行函数名的互化,利用诱导公式(5)(6)即可推得公式S(α-β)、S(α+β)等.

2.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推导,揭示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数学公式的推导和证明方法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节的几个公式是相互联系的,其推导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刻领会它们的这种联系,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本节几个例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引导,例如,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先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具备什么条件等;另外,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表述,不能只看最后结果而不顾过程表述的正确性、简洁性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三角恒等变换能力所不能忽视的.

三维目标

1.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和恒等证明,使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1 / 14

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思路1.(旧知导入)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推导的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并把公式默写在黑板上(或打出幻灯),注意有意识地让学生写整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cos(α-β)与sin(α+β)、sin(α-β)的内在联系,进行由旧知推出新知的转化过程,从而推导出S(α-β)、S(α+β).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思路2.(问题导入)教师出示问题,先让学生计算以下几个题目,既复习回顾上节所学公式,又为本节新课作准备.若sinα=5π10π

,α∈(0,),cosβ=,β∈(0,),52102

求cos(α-β),cos(α+β)的值.学生利用公式C(α-β)很容易求得cos(α-β),从而引出新课题,并由此展开联想探究其他公式.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会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及运用公式求三角函数式的值.

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幻灯中的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怎样才能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呢?我们利用什么公式来实现正、余弦的互化呢?学生可能有的想到利用诱导公式(5)(6)来化余弦为正弦(也有的想到利用同角的平方和关系式sinα+cosα=1来互化,这ππ

些想法都很好.鼓励学生试一试.从诱导公式cos(-α)=sinα,sin(-α)=cosα,

22我们可以得到:

2

2

2 / 14

ππ

sin(α+β)=cos[-(α+β)]=cos[(-α)-β]

22ππ

=cos(-α)cosβ+sin(-α)sinβ

22=sinαcosβ+cosαsinβ. 在上述公式中β用-β代之,则 sin(α-β)=sin[α+(-β)] =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cosβ-cosαsinβ.

因此我们得到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分别简记为S(α+β)、S(α-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α+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α-β)).

应用示例

思路1

例1课本本节例1. 变式训练

3ππ

1.已知sinα=-,α是第四象限角,求sin(-α),cos(+α)的值.

544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角的关系,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有什么准备,准备工作怎么进行等.例如本题中,要先求出cosα的值,才能利用公式得解,本题是直接应用公式解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熟悉公式的应用,教师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3

解:由sinα=-,α是第四象限角,得

5cosα=1-sinα=

2

3

1--

5

2

4=, 5

πππ

于是有sin(-α)=sincosα-cossinα

444=

242372

×-×(-)=, 252510

πππ

cos(+α)=coscosα-sinsinα

444=

2423×-×(-) 2525

72=. 10

3 / 14

点评:本例是运用和差角公式的基础题,安排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

π3π

2.设α∈(0,),若sinα=,则2sin(α+)等于( )

254

717

A. B. C. D.4 552答案:A

例2课本本节例2. 变式训练

2π33π

已知sinα=,α∈(,π),cosβ=-,β∈(π,).求sin(α-β),cos(α

3242+β).

活动: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对探究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值的内在联系.根据公式S(α-β)、C(α+β)应先求出cosα,sinβ的值,然后利用公式求值,但要注意解题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π

解:由sinα=,α∈(,π),得

32cosα=-1-sinα=-2

1-

2

3

2

=-

5. 3

33π

又由cosβ=-,β∈(π,),

42得sinβ=-1-cosβ=-2

3

1--

4

2

=-

7, 4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2357=×(-)-(-)×(-) 3434-6-35=. 12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35+27=.

12

点评:本题仍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求值的基础题,其目的还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

π

例3求证:cosα+3sinα=2sin(+α).

6

4 / 14

5327)×(-)-×(-) 3434

活动:本题虽小但其意义很大,从形式上就可看出来,左边是两个函数,而右边是一个函数,教师引导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此题的证明,学生首先想到的证法就是把等式右边利用公式S(α+β)展开,化简整理即可得到左边,这是很自然的,教师要给予鼓励.同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把等式左边转化为公式S(α+β)的右边的形式,然后逆用公式化简即可求得等式右边的式子,这种证明方法不仅仅是方法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把两个三角函数化为了一个三角函数.

ππ

证明:方法一:右边=2(sincosα+cossinα)

6613

=2(cosα+sinα)

22=cosα+3sinα=左边. 13

方法二:左边=2(cosα+sinα)

22ππ

=2(sincosα+cossinα)

66π

=2sin(+α)=右边.

6

点评:本题给出了两种证法,方法一是正用公式的典例,而方法二则是逆用公式证明的,此法也给了我们一种重要的转化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精神实质.本例的证法二将左边13π

的系数1与3分别变为了与,即辅助角的正、余弦.关于形如asinx+bcosx(a,b

226不同时为零)的式子引入辅助角变形为Asin(x+φ)的形式,其基本想法是“从右向左”用和角的正弦公式,把它化成Asin(x+φ)的形式.一般情况下,如果a=Acosφ,b=Asinφ,那么asinx+bcosx=A(sinxcosφ+cosxsinφ)=Asin(x+φ).由sinφ+cosφ=1,可得:

A=a+b,A=±a+b,不妨取A=a+b,于是得到cosφ=b

2

2

2

2

2

2

2

2

2

2

2

aa+b

2

2

,sinφ=

,因此asinx+bcosx=a+bsin(x+φ),通过引入辅助角φ,可以将asinx+bcosx22

a+b

这种形式的三角函数式化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化为这种形式可解决asinx+bcosx的许多问题,比如值域、最值、周期、单调区间等.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这种引入辅助角的变换思想很重要,即把两个三角函数化为了一个三角函数,实质上是消元思想,这样就可以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来研究它的性质.因此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是三角部分中高考的热点,再结合后续内容的倍角公式,在解答高考物理试题时也常常被使用,应让学生领悟其实质并熟练地掌握它.

5 / 14

【2019最新】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

【2019最新】高中数学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整体设计教学分析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两角和差”关系的正弦公式的.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中,教科书都把对照、比较有关的三角函数式,认清其区别,寻找其联系和联系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o0eg0yby65nrap1rg1l036aw5tvxo00xp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