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鉴赏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
(1082)谪居黄州时。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
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词人虽处逆境而不畏惧,
不颓丧的坚强性格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
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 ,是前一句的延伸。 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 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 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 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
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 既豁达, 又无奈。 人生遭遇挫折, 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
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3.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
.
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4.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5.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6.词的末尾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独特感悟和性格? (4 分 )
这两句表达出诗人独特感悟是: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 ! 一切政治风雨都
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 (大意相同即可 )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
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
(1090-1138) ,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 、《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
; 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 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 ( 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 。堪惊: 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对比的手法,明快的笔调,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北宋亡国后深沉的感慨。寥寥几笔,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 “午桥”唐代白居易、
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 举杯相欢的地方。 作者青年时期, 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长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 一直玩到天明, 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
精品
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 “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 (答对其中两点即给 4 分,答然,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 “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晚,豪杰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作者以初 春的树林为背景, 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 与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
下片感怀。“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作者在政和三年 (1113 年 ) 做官后,曾遭谪贬 ; 特别是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他逃到南方,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 亡的痛苦。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 这两旬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 这里,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发人深思,启人遐想。经历了国破家亡,战事连连之后,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九死一生,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接着写道: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
更。”“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这旬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 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这是低沉的感叹,软弱的呻吟,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
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答:上阙以“忆”字领起,申发题中的“忆洛中旧游”之意( “点题”亦可),回忆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下阙折回现实叙“夜登小阁”所见所闻,抒发二十多年无限 国事沧桑之感。
2、试分析下阙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下阙“二十余年”两句,表达了作者经国家及自身沧桑变化之沉郁伤感; ( 2 分)“闲登小阁”三句写雨后新晴时的月色及渔唱樵歌, “古今多少事”两句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洞达世事淡看烟云的旷达之情。 ( 2 分)(每点情感与分析各 1 分) 3、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①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1 分) ② 借杏花疏影、 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 (2 分) ③ 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 (1 分)
4、全词围绕 “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 分)
① 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 “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 ; ② 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 “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 ; ③ 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
.
可
)。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
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月穆穆以金波 颜师古注: “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 ”。苏轼《洞仙歌》词: “金波淡,玉绳低转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 :“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
”。李白《把酒问月》诗: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淮南子 ·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
”。高诱注说,她后来 “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 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意。
“斫去 ”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诗中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句意。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酉阳杂俎》载: “月桂高五百丈,下有 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 赏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 ,通过代的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烈地表达了词人反对了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 己的理想与情怀。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 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 吃了不死之药飞入宫的嫦娥, 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 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借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 但残酷的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 想到功业无成、 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出摧心裂肝的一问: “被白发欺人奈何? ”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 更加远离尘世, 但却更直接、 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 “桂婆娑 ”,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 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 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
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 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 这一巨大
精品
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 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 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 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简要概括。 历史原因与环境原因以及词人自身的性格交织在一起,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一曲边塞苍歌。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纳兰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虽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 但人们从字里行间揣摩出作者的感受。 “吹断 ”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若为情 ”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
与不安。环境险恶, 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 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此时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的色彩。整个边关不再此句通过描写自己的行和言, ①表达了作者因岁月流逝、 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②更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
2、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运用了想象,象征(或比喻,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
浣溪沙
清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主旨归纳: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远塞, 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 景中含有悠悠苍凉的今昔之感,抒发了词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文学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 说明行程遥远。“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 “秋声 ”。“北风”句描述一路境况,风声大过马嘶声,突出边塞的环境特征。
下片。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
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
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词中的寥廓的意境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以及范仲淹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末句画龙点睛,点明这首词的主旨,突出词人的幽恨之情。
.
唐人笔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1.
词中共描绘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 意象
:北风、晚烟、营垒、城堡、落日。特点 :萧瑟、冷清、破败。 2.赏析 “北风吹断马嘶声 ”中 “断”字的妙处。“断”字生动地描绘了马鸣声在北风中被阻断的情景 ,突出了寒风的凛冽 ,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人被隔绝在荒野的凄凉之感。
南安军① (宋)文天祥 梅花②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 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 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
岭。 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文天祥站在岭上,遥望南安军的西华山,以及章江,慨叹青山与江河是永远存在的, 而城郭则由出岭时的宋军城郭, 变成元军所占领的城郭了,所悬之旗也将随之易帜了。这一句暗用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和丁令威的“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犹是人民非” 。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人文天祥宁愿绝食饿死在家乡,也不与元兵合作。诗人常常梦见自己像伯夷、叔齐一样在首阳山采野菜为生。这句诗用了伯夷、叔齐故事,商朝亡国后,宗室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野菜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