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生
命力 论文摘要: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建设,才能使的单位攻坚克难,让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文化经过多年的设计与打造,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硕果累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中国企业所处的整个社会大文化环境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进行自我完善,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既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又不时激发企业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也迫使我们在学习成功经验和挖掘优良的文化积淀的同时,剔除一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一些己不合时宜的具体举措。因此就很有必要对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一次新认知。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员工、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不
仅是要引领中国的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更是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在我们追求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情况下,更要加强文化建设的创新,尤其着重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作为中国经济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单位同样需要更加重视企业 1
文化建设,这也是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刻。单纯的外延扩张和低劳动成本已经不可持续了。国际经济的形势、汇率的变动、工资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响起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面对这些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企业单位软实力中的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职工。职工本身是文化的创造者而不仅是相拥着。国企文化职能依靠职工自己来建设。随着国企不断壮大,现在职工的队伍已经急剧扩大,而且正在继续扩大。每年都有上千万新人进入国
企。大量农民工正在企业中实现从农民到市民、到工人的转变。这个成长过程将影响国企的发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帮助新一代职工健康成长,即使企业本身的需要,也是国企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企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多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制,引进了股份制和公司制,但是国字号优越感依然荡漾在每一位国企人心中,我们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可是很多国企发展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情况,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职业道德、操守仍然停滞不前。这样使得国企仅仅靠考核激励,是无法达到预期效用的。 当然国企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健全党、政、工、团组织机构,完善的职工集体活动制度,但是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有待提高,所以要在这个基础不断创新,建立有生命力的活动内容,符合国企单位自己 2
的情况和职工特点,科研单位进行技术能手竞赛、球类活动和合理化建言等形式活动,事业单位去搞一些专业技术能手竞赛就显得不合实际,使职工的团体活动不是流于形式、
而有利于部门之间和各种关系合作交流,也要重视同社会尤其是与大学、实验室的文化互动。 国企文化建设不只是丰富的文体活动,也不单单是做一些比如节日慰问老同志、法定假日发福利之类项目,更是单位宏伟战略和未来规划的集体认同。又如何让习惯了国企那种稳定思维的职工,去认同单位的未来发展,这就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替代的作用。 巨人网络的史玉柱常说:“管理一个公司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制度如何改进,仍然会有漏洞,别人想钻漏洞,总是能钻到。所以,一个企业全靠管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约束。管理加上文化,这个企业才能健康。企业文化起的作用就是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错误认识和习惯剔除掉”。 如何激发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 一、企业文化继承中寻求创新源泉。 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我所经过几十年多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凝聚塑造整合了个性鲜明的经营管理理念,如:“一颗铁钉”“天道酬勤”等企业精神,“电子专用设备制造者排头兵”的共同愿景,“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爱岗敬业、勤俭持业”的职业道德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财富,成 3
为引领我们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旗帜。下一步,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单位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需要整合和创新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用共同愿景凝聚全体员工的集体力量和智慧。 二,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唇齿相依。 国有单位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生命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认识,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当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