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污水管网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支护开挖施工法,施工时应热气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顶撑,以保证施工期安全,同时应考虑分段施工,待某一段施工完毕验收,立即回填基槽覆土再进行下一段的开挖施工。

5、对于管道埋深≥4.0米的地段,当土质松软时,拟采用都卸载并打钢板桩进行施工,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顶撑,同时应考虑分段开挖施工,以防大面积开挖后遇雨水造成基坑坍塌等不良后果。 6、管道沟槽上堆土应距离槽边0.8~1.0米以上。以减轻该沟槽边坡土方荷载承受能力,防止边坡坍塌现象发生。

7、管道沟槽遇地下水时,应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并可在管基底铺厚200mm中粗砂层,铺设宽度为沟槽宽度。

8、管道沟槽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应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验槽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管道沟槽在管道安装铺设完毕后,进行压力试验,在其实验合格后及时回填,若沟槽内有积水,必须全部排尽后再回填,用机械回填沟槽时,机械不得在管道上行走。

10、管道沟槽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中,其余应尽量回填原开挖土,若原开挖土质较差不能作为回填料时,经业主、监理、设计认可后,可换填其它回填料。回填土质量及密实度应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三、沟槽开挖: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槽以机械开挖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 管道槽底部的开挖宽度为:

B=D1+2b1 式中B—管道槽底部的开槽宽度(㎜);

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序号123管道一侧工作宽度(㎜)管径㎜D≤500500<D≤10001000<D≤1500非金属管道㎜400500600金属管道㎜300400600

沟槽下存有地下水时管道一侧应加宽400㎜。各种管径的开挖宽度根据上式计算得出。

2、按设计图纸要求和测量定位的中心线,依据沟槽开挖尺寸,撒好灰线。 3、采用机械挖槽时,应向机械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应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与测量人员配合,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及放坡,防止超挖及放陡坡。 4、机械挖槽,应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左右一层不挖,用人工清底(机挖人清)。 5、人工清挖槽时,应认真控制高程和宽度,并保护槽底土壤结构不受破坏。堆土边缘至槽边的距离应根据运输工具及安全距离而定。

四、管道支护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及现场的情况,污水管埋深较浅(埋深在4m以下,从管道流水位计起),采用6m钢板桩插打施工进行支护.详见附后《排水基坑开挖示意图》。

钢板桩施打关系到基坑止水,是本工程施工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钢板桩用吊机带振锤施打,施打前一定要熟悉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情况,认真放出准确的支护桩中线;

2、打桩前应对钢板桩逐根检查,剔除锈蚀、变形严重的钢板桩,不合格者待整修后才可使用;

3、在插打过程中随时测量监控每块桩的斜度不超过2%,当偏斜过大不能用拉挤方法调正时,拔起重打;

4、保证开挖后入土不小于2m,保证钢板桩顺利合拢、稳定;

5、保证支撑后沟槽中心线每侧净宽不小于施工规范的规定;横撑不应妨碍下管稳管;

6、打入桩后,及时进行桩体后土体稳定性检查,对流沙或土体掏空情况处进行加固处理,每天派专人进行检查桩体。

五、管沟土方开挖及运输

1、根据本标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及地上构筑物以及施工环境等情况。沟槽的开挖采用直槽的形式,挖掘机械采用3m3斗容量的挖掘机,运输土方机械利用15m3 的自卸汽车。

2、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层层下挖、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底宽20cm、沟深20cm,集水井每20m设置一个、其长×宽×高为30cm×30cm×40cm。局部地段不能利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临时排水的,利用抽水机抽排。

3、沟槽每侧的临时堆土,以保证槽壁的土体稳定和不影响施工为准、同时考虑挖土时挖沟机的摆放,移位及翻斗车的行走通道。

4、基坑开挖时,尽量考虑土方平衡,以尽量减少土方外运的数量,土方平衡以详细的基坑断面平衡计算来实现,多余的弃土采取随挖随运走,以减少占用场地影响施工和交通。

5、基坑开挖后如发现钢板桩之间出现错位,应马上用沙包或木板进行填塞,以防止淤泥、流砂涌出,掏空钢板桩背后的土体。

6、若位于基坑上的原有排水系统因开挖而被废除后,需按实际情况增设临时水管,待新排水系统全部完工后再引入新的排水系统。

7、基坑开挖至接近底部时,留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一般0.3-0.5m,以保证不造成基底超挖,在基底底部施工前,分块依次挖除该层保护层。 8、若发生基底超挖的情况,采取回填石屑并灌水夯实的措施。 9、当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合时,会同设计、业主及监理等相关单位及时进行研究处理,如遇基底土质为淤泥时,知会监理工程师,同时报

审处理方案进行清除污泥和换砂处理。

六、管道安装

a. 基础砼强度达5Mpa以上,即可开始管道的安装,复测基础面标高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在基础面上测量放样,测放出检查井的中心点及管道中线,根据检查井中心点及管道中线挂设管道边线,利用边线来控制管道的走向和高程。

b. 按设计图纸要求,采用PE/HDPE管构件,按设计管道尺寸、质量要求,验收管材。管材收货时,需具备构件出厂合格证,并对其外观进行检查。连接方式均采用热熔焊接。

c. 管材机械运输到现场基坑旁边,用汽车吊吊装到基坑底,人工配合管道就位、安装。下管前要清理沟内杂物,妨碍下管或安装的横撑事先移换或拆除,并清洗混凝土平基面。

d. 下管及安装从下游向上游进行,吊车下管前先勘查进出通道和吊放场地是否坚实,吊臂能否伸到沟中线,转臂有无阻碍,附近有无高压电线,如有,安全距离是否足够。

e. 吊管工具,包括吊管钢丝绳及专用吊钩、卡环等,使用前专门检查及校核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捆扎管子找好重点,务使起吊平稳,吊车下管时,专人指挥,有明确、统一的指挥信号。放管时下降速度均匀,到达沟底时低速轻放。

f. 下管以后,将渠管排好,然后对线校正。校正时平口管和榫口管留1cm管头缝,并注意管内流水位是否相平,不相平时垫平。全井段管子移正垫平后,在管底两旁用石子楔稳不使移动。

g. 凡同一井段的管道,因工作条件而须分段作业时,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每次续装时必须校核中线和标高,并和已装管段取直取顺,。自下游开始装管时,圆形检查井的应使管外径两端刚与井内壁接触为合,管顶部突入井内部份可不凿去,而装到上游井时,若管长不适合,亦以伸入到管

外径两侧能接触井内壁为止,超长部份截除,其余不须凿去。

七、检查井施工

检查井基坑开挖与管道基槽开挖同时进行,基底设计标高和构筑物的结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井底底板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底板中线桩、高程线进行复核。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用溜槽下混凝土时要避免骨料分离,要控制好混凝土塌落度。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

砌砖前必须对砌筑所用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砖前必须检查基底的尺寸,高程及底板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砌圆井时应随时掌握直径尺寸,井室(筒)内的踏步在安装前刷防锈漆,砌筑时应注意踏步相互间尺寸,并用砂浆埋固。

1)与混凝土基础相接的砌筑面应先清扫,并用水冲刷干净。 2)砌砖前应根据所放井位线,撂底摆缝确定法砌筑。

3)砌井时,砂浆应满铺满挤,灰缝不得有竖向通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以1㎝为标准。

4)砌墙如有抹面,应随砌随将挤出砂浆刮平,如为清水墙,应随砌随刮缝,其缝深1㎝为宜,以便勾缝。

砌筑井身要注意圆度,挂线校核内径、收口段每段检查有无偏移,井壁开孔和圆管的周边砂浆是否饱满应用两圈拱砖结构加以保护,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2m,井砌完后要及时装上井环,安装前应校核井环面与路面标高是否一致,无误后才座浆垫稳,井盖安放面必须平整。 构筑物基坑回填前要检查以下项目:

井壁的勾缝、抹面和防渗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井壁同管道连接处水泥砂浆是否填实。

污水管安装完成后,回填土施工之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

污水管网工程组织设计方案 

支护开挖施工法,施工时应热气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顶撑,以保证施工期安全,同时应考虑分段施工,待某一段施工完毕验收,立即回填基槽覆土再进行下一段的开挖施工。5、对于管道埋深≥4.0米的地段,当土质松软时,拟采用都卸载并打钢板桩进行施工,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加顶撑,同时应考虑分段开挖施工,以防大面积开挖后遇雨水造成基坑坍塌等不良后果。6、管道沟槽上堆土应距离槽边0.8~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nx4i2atr375cln2z0an3ef8l940h6007u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