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主要农作物分布 畜牧业分布
1.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分布。
2.了解我国畜牧业的种类,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重点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难点
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及其优良畜种。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农业及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农作物及畜牧业的分布状况。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见《探究在线》学生用书“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1.讲述“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时,可采用下面一些步骤和方法:
(1)让学生读教材中图4-8、4-9,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就餐情景图。先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接着提问:①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的主食各是什么?②造成他们主食不同的主食原因是什么?(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③是什么原因使北方和南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呢?(气候的差异是主要原因:北方年降水量较少,以旱地为主,适宜种小麦;南方年降水量较多,以水田为主,且热量充足,适宜种水稻)
(2)展示图片:“水稻收割”、“小麦收割”。让学生判断: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粮食作物的收割情况?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设问:城市居民所食用的粮食是在城市生产的吗?(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你们认为是在什么地方生产的呢?(学生的回答可能多样,教师略作解释,让学生初步了解商品粮基地的概念)
(4)课堂练习:在“中国小麦、水稻分布”空白图上,分别填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并说出它们所产主要粮食作物的类型。
2.讲述“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提问:同学们,我们穿戴的衣帽,做菜用的油,喝粥时用的糖,喝茶时用的茶叶,治病时用的中草药等等,它们与农业生产有关系吗?(学生回答:有)有什么关系呢?(由农作物制成或加工而成的。)它们是由哪一类农作物加工而成的呢?(经济作物)教师小结经济作物按其用途不同而进行分类。
(2)读4-10“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图,提问:①图中哪些作物属于热带经济作物?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②我国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③我国甘蔗生产主要集中在哪些省区?
(3)学生自学“油料、糖料和饮料作物”的阅读材料。提问:①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什么?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花生的主要产地是哪两个省?②糖料作物中甘蔗和甜菜的生长习性有什么不同?各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③我国的茶叶主要产于什么地区?
学习“出口农产品基地”时,应注意给学生讲述以下几个问题:①什么是出口农产品基地?②建立出口农产品基地有什么意义?(举几个实例)③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应具备哪些条件?④出口农产品基地主要生产什么?然后列举我国的一些农业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太湖平原、山东半岛等),分析它们是否具备成为出口农产品基地的条件。
(二)畜牧业分布
讲述“畜牧业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展示天山牧场、大型养鸡场、专业化养猪场等图片。提问:①这几幅图片所表示的是农业的哪一部门?②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分布在我国西北部的高原、山地;后两个分布在我国东部、南部的农耕区)③它们在生产上各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分析我国西部、北部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3)提问: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4)指导学生读图4-11“中国畜牧业分布”图,熟悉我国四大牧区的大致范围,了解我国一些主要畜种的分布。
学法指导:充分利用生产生活经验。通常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既包括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间接知识(或课本知识),也包括自己亲身体验得出的经验(直接知识)。直接知识丰富多彩,利用它们来印证理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学习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时,可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入手;介绍商品粮基地时,可从城市居民消费的粮食来源说起。
课后活动:
(1)调查附近一个村庄的农业生产状况,写出调查报告。分析其成功的地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重点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2)参观附近一饲养场或牧场,了解畜牧业的生产情况,分析其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讨论:你认为今后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四、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探究在线》学生用书“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