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念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三、居住的物质舒适性
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舒适性内容。 (一)卫生
包括生理健康卫生和环境卫生 1. 空气环境 2. 日照条件 3. 水环境 (二)卫生
安全包括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等 (三)方便 (四)舒适
舒适指健康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四、邻里单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建筑物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 六条基本原则:
(1) 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
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
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
(4) 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它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
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
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千米);
(6) 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五、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1)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2)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3)小区规模一般以设置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我们将“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为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又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同时,还将“居住小区”定义为“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限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件有一套能满足改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六、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的基本特征为: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地块不为小区道路穿越,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绿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
七、居住区
将四五个或更多居住小区组织起来,居住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加完善的公共中心,这种住宅区被称为居住区。它是一个城市中住宅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50-100公顷
八、扩大小区
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公顷)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置在扩大小区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选择的余地
九、居住综合体
所谓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十、居住综合区
所谓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它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
十一、社区的住区
社区,按社会学解释: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会关系是指一定地域内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与协作; 公共服务设施则保证了居民有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
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现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
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则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它没有明月的规模大小,既可以是居民区,也可以是居住单元或其他组织形式。
住区是对所有现代居住组织形式的统称。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要求居住的组织形式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把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单位、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等各种居住组织形式统称为住区。
十二、居住区与社区
社区具有物质形态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内涵。居住区、居住小区主要强调了物质、地域空间,而忽略了建立在主体间交往互动居处上的社会文化及地域归属感内涵。但人是社会人,城市中的一切活动均有其社会背景,人们的居住空间必然也是一个以社会成员为元素、社会活动为内容、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空间与物质形态空间的复合体。
第二章: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一、居住区的特点
居住区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两大特点
城市居住区是在农村聚居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农村型居住区
农村型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非城市区域,与广阔的田野及大自然相伴,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村庄”。
农村型居住区是文明等级相对较低的聚居类型; 空气质量与环境清较好 农村型居住区具有的共性:
形成机制:是缓慢生活形态的直接呈现 空间肌理与住屋形态:具有整体涌现的景观之美
建筑层数:大多是低层,“砖石”型文化分布地域会出现多层房屋较多的情况 建筑材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高度整合
三、城市/城镇型居住区
1、由于城市型居住区通常蔓延成片(而不像农村型居住区那样小块分散),所以其总体数量远小于农村型居住区,但是实际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越后者,且呈上升趋势;
2、与古代不同,那时候的文化模式与生活方式虽然较为单一。住宅的面貌却因为房屋主人的不同而呈现出总体统一下的个体差异,当代的生活方式虽然比较多
样,但是很多住宅的个体差异几乎被消减到了极限。 3、城市型居住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远高于农村型居住区 4、城市型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常常低于农村型居住区
5、城市型居住区环境质量较差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而不是要素性的
6、城市型居住区的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社区关系与文化背景等都比农村复杂很多。
四、郊区型居住区
一部分郊区型居住区是以前的农村型居住区对城市进行相对位移的结果;另一部分不是,它们是从城市扩张出来的,患者逃离城市(污染与喧嚣)的目的将城市(污染与喧嚣)带往农村。
1、郊区型居住区一般会位于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对车行道路系统有强烈的依赖。
2、郊区型居住区的土地使用强度一般较低,居住建筑以联排和独立别墅为主。 3、郊区型居住区一般用地规模较大,否则难以支持必要的生活设施与形成基本的同质生活氛围,且功能组成较为纯粹,主要是居住(建筑),不像有些城市型居住区包含着多重功能。
五、不同地形地貌的居住区 1、平底居住区
顾名思义,平地居住区指的是主要修建在平地上的居住区,大多是平原、盆地或者高原坝子等地区民族的文明结果。
平地居住区的交通组织一般比较流畅便捷,用地地形的制约少,也便于规划设计师进行个性化的创造。 2、山地居住区
山地居住区指的是主要修建在山地区域的居住区。 3、滨水居住区
滨水居住区就是沿着水域岸线修建的居住区。
依着水位的季节性起落,滨水居住区与水的空间距离有远有近,有密有疏,并且受到所属地域的风土、植被、地形地貌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
滨水居住区的建造都会把水系作为主要的景观方向,住宅布局会考虑到视野上对水景的享受,不仅仅是享受,更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