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胡塞尔的本质还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胡塞尔的本质还原

当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个事物时,能够获得关于这一事物的不同表象。按照经验观点,我们会认为这些表象就是那个事物的种种外观。但胡塞尔认为,这是一种非反省的、常识的看法,这种思路将我们认识的对象和认识的可能性都视为现成给予和不成问题的。然而,知觉并不能以其连续的侧面图形告诉人们事物本然的真实性。惯常的认识和思考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在某种前提规定的框架中,而缺少一种体验和反思的彻底性。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球,通过分析它有黑白两色,它的形状大小,重量等等知道了它是一个足球。然而颜色、大小、形状并不能证明这个球是真实的,我们肯定它仅仅凭借的是我们的感觉经验。但是我们的感觉经验就是真实的吗还是来源我们平时的习惯

我们认识这个世界都是通过我们的意识,就算是这个世界的存在也是一个假象,但我们的意识仍然是真实存在的。在胡塞尔看来,正确的源泉不在客观事实,因为客观事实到底存在不存在还是一个问题,正确的源泉应当在先验的主观。因此,他提出应当改变这样一种客体存在的观念,而是通过聚焦于具体现象,直观事物本质。这种将人的认识还原到先验的理性认识上来确认,从而摆脱思考问题上将客观事实直接看做“先验的正确”的思想方式,就被称作“现象学还原”,即从感觉经验返回纯粹现象之意。

现象学还原,有广狭二义。狭义的现象学还原仅指先验现象学的还原。广义的现象学还原包括本质还原,即把具体事实还原为一般本质,把现实中存在的事物还原为意向的本质,这被称为“本质还原”。下面我们就来看胡塞尔是怎样进行本质还原的。

本质还原方法可以称为本质直观,也可以叫做悬搁。“悬搁”来自古希腊怀疑主义者皮罗的口号“悬搁一切判断”。胡塞尔借用这一口号,表达对未经考察而相信事实存在的“自然的态度”的不信任。他认为我们关于事物存在的信念是受我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决定的,为了达到绝对确实的基础,必须暂时“中止”或“悬搁”对于存在事实的信念。这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存在,只是在研究意识的起源时,把它们放进“括号”里,不让它们其作用,以免“自然态度”把不确定的,因人而异的东西作为前提,这一过程就是“悬搁”。胡塞尔认为,要认识世界的真理,我们必须摒弃一切经验之外的东西,把事物还原为我们的意识内容。一切外在的事物都必须转化为存在的意识对象。本质的还原方法就是在直观的过程中,排除任何有关客观存在性的判断,始终保持其自身不变的东西。在《现象学观念》一书中,胡塞尔依次把日常生活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科学中研究的现实事物、宗教信仰中的超验世界,甚至数学与逻辑的对象,都一一放在括号中悬搁起来。在此之前,他认为本质或意义是客观存在,是纯粹的意向活动的对应物,但现在,在未追溯到意向活动的始源之前,他把它们悬搁起来,只在后来的自我的构造中,它们才获得无可置疑的真实性。胡塞尔说:“我并不否认这个世界,并不怀疑它的存在”可却要“使用悬搁完全阻止运用关于时空存在的判断”,“使从属于自然态度的一般命题失去作用”。对关于各种存在事物的信念的悬搁实际上就是排除意识的实际内容,当意识中关于具体对象的经验的、想象的和思维的内容都被排除之后,只剩下纯粹意识。这也就是“一切原则的原则”所表达的那种态度:“任何在‘直观’中原本地(即所谓在其有血有肉的现实性中)呈现出来的东西,对之我们只按照它自身给

与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自身给与的界限之内来接受它。”意识的纯粹性在于它的自我显示。自我不是存在着的精神实体,而是意识之流。我们对自我意识运转状态的体验就是它的自明性。同时,自我意识的运转也是一个显现的过程、构造现象的过程。比如我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这是一个经验电脑。同时,我的观念里也有一个和这个一模一样的电脑,这就是一个“观念的电脑”。这个“观念中的电脑”已经摆脱了“经验中的电脑”的束缚,不仅摆脱了空间材料的束缚,也摆脱了时间寿命的束缚,即便有人把这个经验中的笔记本电脑从我面前移开了,或者,即便这本笔记本电脑被火烧掉了,但是,我的观念中的电脑依然完整地存在。于是,我便可以说,眼前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经验中的电脑是不纯粹的,我的观念中的电脑是纯粹。这就是胡塞尔所谓的“纯粹现象”、“纯粹意识”。

通过还原,我们所得到的显然是自身被给予的现象。因此胡塞尔认为先验自我的构造从本质上是一种综合活动。他区分了主动的和被动的两种综合。被动的综合是自我意识对给予的材料的综合,类似于康德所说的“先验自我”,它之所以是被动的,是因为它有待于材料的给予,不能从自身构造出所需要的材料。主动的综合是在自我意识在显现过程中构造的现象,是在运转中形成的思想雏形。胡塞尔还把纯粹意识看作一种时间状态。按胡塞尔的分析,纯粹自我的意识就是时间意识,在运转的过程中,现在的状态环绕着一个边缘域,其中既有对过去的保存又有向未来的伸展。至于时间意识如何构造出关于事物的意识,胡塞尔使用了时间意识的“沉淀”这一概念。沉淀即意识专注于经历的一个状态,使边缘域以此为轴心凝聚,成为运转状态

胡塞尔:《现象学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之外的相对静止的、有确定意义范围的意向事物”,意向就是指在知觉基础上所形成的呈现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意向事物与被知觉事物关系,可以接上他的意向性理论对意义和知觉关系的说明。

从纯粹自我的时间意识,再到意向活动和意向事物的构造过程被称为“自我、我思、我思对象”,这也是自我意识动态结构。这三者都是纯粹意识自我显示的现象,是绝对自明的真理,是现象学还原的最后剩余物。现象学构造则是从不确定的、有前提的事实到确定的、无前提的“现象”的显现过程。

胡塞尔承认,还原是现象学中最困难的工作,他始终未能对此作出令他满意和令人信服的说明。还原也是有争议的问题。不少现象学家认为,不必引进具有本体论意义的“纯粹自我”的概念,用意向性理论即可解释现象的生成,还原理论企图使意向性理论易于接受,反倒造成困难。困难之一是“他人”的问题。“他人”的存在在还原中被悬搁, “他人”的自我也是“纯粹自我”的构造产物,这样的自我构造陷入了唯我论。为摆脱传统唯心主义具有的唯我论倾向,胡塞尔晚年提出“交互主体性”的理论,为此费了不少心血。

胡塞尔的哲

学思想是很有流传性的,因此他的观点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如果我们的思维不是那样单一或者说是片面,而是有辩证法的对称精神,那么我们不会认为胡塞尔向纯粹意识看齐的主观唯心主义想法是荒缪不易理解的。与客观事实直接联系的感性认识是人的正确思想的一个来源点这不错,相应地,与上帝精神直接联系纯先验意识是人的正确

思想的另一个来源点同样不错。事实上,科学理论也不只是来源于具相的实验事实,它也来源于用自明的公理建立起来的抽象方法。这个自明的公理,就可以看作是纯先验意识的意向产物。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胡塞尔的本质还原

胡塞尔的本质还原当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看一个事物时,能够获得关于这一事物的不同表象。按照经验观点,我们会认为这些表象就是那个事物的种种外观。但胡塞尔认为,这是一种非反省的、常识的看法,这种思路将我们认识的对象和认识的可能性都视为现成给予和不成问题的。然而,知觉并不能以其连续的侧面图形告诉人们事物本然的真实性。惯常的认识和思考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在某种前提规定的框架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nprq0wxz25nrap1rg1l036aw5tvqk00xm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