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 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一、计算题(共41题)
1.如图a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kg,高为4.0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cm,如图b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
水
=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木块的密度ρ木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绳将一个实心圆柱形混凝土构件从河里以0.05m/s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乙是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整个提起过程用时100s,已知河水密度为1.0×103kg/m3 , 混凝土的密度为2.8×103kg/m3 , 钢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 g取10N/kg,不计河水的阻力,求:
(1)0﹣60s内混凝土构件在河水里上升的高度;
(2)开始提起(t=0)时混凝土构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计大气压); (3)0﹣60s内钢丝绳拉力所做的功;
(4)通过计算说明,此构件的组成是纯混凝土,还是混凝土中带有钢铁骨架?
3.如图所示,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我国展示了国产05式高速两栖突击车,它是当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的中型两栖突击车.该两栖突击车的总质量为2.9×104kg,发动机的功率为106W,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m2 , 海上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g取10N/kg,求:
(1)突击车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突击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突击车在海上以最大速度行驶0.8km,发动机做功多少?
第 1 页 共 52 页
4.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A和物体B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A的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0.12m。已知A的体积为 面积为
,水的密度
,所受重力为8N,B的体积为 ,g取
,求:
,容器的底
(1)A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 (2)B所受重力大小。
(3)剪断细线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5.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0.04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电子秤上,容器中放着一个高度为0.1m的均匀实心柱体A,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停止注水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1m,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如图19乙所示。求:
(1)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6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A对容器底部压力恰好为零时,容器对电子秤的压强; (3)停止注水后,A所受的浮力;
(4)停止注水后,将A竖直提高0.01m,A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6.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其中正方体A的质量mA为1kg。如图甲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4:5;将A和B叠放在一起放入水平桌面盛水的容器中,如图乙所示,水面静止时,正方体B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正方体B的质量mB是多少? (2)ρA:ρB是多少?
(3)正方体B的密度ρB是多少?
第 2 页 共 52 页
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质量为1400kg的货物A,货物A的体积为0.2m3 , 且A在2s内匀速升高1m,绳端C处拉力F的功率P=7.5kW.(忽略绳重和摩擦,全过程货物A一直在水中,g取10N/kg)。
(1)求重物A在水中完全浸没时的浮力 (2)求动滑轮B的重力
(3)求在水中提升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8.在某次河道治理的行动中,发现了一块重为2×104N的花岗岩沉在河底,为了把它打捞上来,现用滑轮组将这块浸没在水中的花岗岩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起,动滑轮重为4×103N.如图所示,花岗岩没有露出水面时,绳端的拉力为8×103N,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求
(1)花岗岩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拉力的功率
(2)花岗岩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到0.1%) (3)花岗岩的密度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圆柱形容器,其内底面积为200cm2 , 容器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有一个由阀门K控制的出水口,物体A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放入水中静止,此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2N,容器中水深为18cm。已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5N,细线断裂后物体A下落过程不翻转,物体A不吸水,g取10N/kg。
(1)求物体A的密度;
(2)打开阀门K,使水缓慢流出,问放出大于多少kg水时细线刚好断裂?
第 3 页 共 52 页